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36  8444  8450  8454  8460  8462  8466  8472  8474  8480  8486  8490  8492  8496  8502  8504  8510  8514  8516  8520  8522  8526  8528  8530  8531  8532  8534  8535  8536  8538  8540  8544  8546  8550  8552  8556  8562  8564  8570  8574  8576  8580  8586  8592  8594  8600  8604  8606  8612  8616  8622  8630  447348 

10.(2010·北京市目标检测)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或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中Ca2+的数目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溶质的质量

解析: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时,此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均不变,所以溶液中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CaO与H2O反应导致溶剂质量减少,有部分Ca(OH)2晶体析出,但溶液仍是4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综合上述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9.(2010·石家庄质检(一))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B.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解析:A项,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相等时物质的量相等,故原子数一定相等;B项,压强不一定相等,则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C项,体积和密度相等,则两气体的质量相等,由于摩尔质量相等,则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原子数之比为1:3;D项,温度不一定相同,则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A

试题详情

8.(2010·武汉市武昌区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106 g Na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大于3 NA

②标准状况下,16 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将0.1 mol NaCl全部溶于乙醇中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 NA

④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 NA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106 g碳酸钠晶体中的离子总数为3 NA,故①错误;由于胶体粒子是多个微粒的集合体,故③中所含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 NA,错误;④中由于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反应后气体分子数要大于2 NA,④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7.(2010·襄樊市调研)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的33.6 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1.5×10-3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共价键数目为4 NA

C.1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3 NA个离子

D.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每形成NA个N≡N键的同时,就有6 NA个N-H键形成

解析:反应Cl2+H2O===HCl+HClO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因此33.6 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1.5×10-3 NA,A错;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运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Na2CO3溶液中由于的水解反应:+H2O===HCO-3+OH-,离子数目增多,因此1 L浓度为1 mol/L的该溶液中离子数目大于3NA,C错;根据N2+3H2===2NH3,反应达平衡时,每生成1 mol N2分子(形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2 mol NH3分子(形成6 mol N-H键),D对。

答案:D

试题详情

6.(2010·江西省高三联考)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 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 mol·L-1       B.2.5 mol·L-1

C.5 mol·L-1       D.2 mol·L-1

解析:由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 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可知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2(SO4)3,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0.2 L=2.5 mol·L-1

答案:B

试题详情

5.(2010·江西省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在4℃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B.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C.根据题干数据,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得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解析:该溶液的体积应该大于100 mL,溶液的质量为×36.5 g/mol+100 mL×1 g/mL=136.5 g,由于没有提供溶液的密度,无法计算出溶液的体积,因此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A错、B错、C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7%,D错。

答案:C

试题详情

4.(2010·江西省高三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反应前后NO室压强相同

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

D.最终容器内无O2存在

解析: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而NO和O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故A错误。由于反应后NO室的气体物质的量要减小,故压强要减小,B错误。由于NO与O2反应,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D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3.(2010·武汉市武昌区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过程中,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32 g

B.1 L 2 mol/L的NH4Cl溶液中含NH+4数目为2 NA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A

D.1 mol C20H42的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1 NA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由于粗铜中含有杂质Fe、Ni等,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小于32 g,A错;1 L 2 mol/L的NH4Cl溶液中NH+4会发生水解,故其数目小于2 NA,B错;铁粉与硝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用量的不同可能生成Fe2+(少量硝酸)或Fe3+(过量硝酸),因此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A~0.3 NA,C错;1 mol C20H42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NA=61 NA,D对。

答案:D

试题详情

2.(2010·南昌市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氧单质一定含有2 NA个氧原子

B.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4 NA

C.6.8 g液态 KHSO4中含有0.05 NA个阳离子

D.1 mol H3O+中含质子数为10 NA

解析:A选项,氧单质指代不明,可能是O2或O3;B选项,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键,故含有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含有2 mol O;D选项,1 mol H3O+含有的质子为11 mol。

答案:C

试题详情

1.(2010·赣州市质检)在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下列物理量,其中跟阿伏加德罗常数(NA)无关的组合是(   )

①相对原子质量;②摩尔质量(g/mol);③原子半径;④中和热(kJ/mol);⑤物质的量;⑥化学反应速率[mol/(L·s)];⑦气体摩尔体积(L/mol);⑧溶解度;⑨燃烧热(kJ/mol);⑩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③⑧⑩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⑧⑨⑩

解析: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可以判断其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否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具体数值,原子半径的单位为nm,溶解度的单位为g,这些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均无关。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