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38  8446  8452  8456  8462  8464  8468  8474  8476  8482  8488  8492  8494  8498  8504  8506  8512  8516  8518  8522  8524  8528  8530  8532  8533  8534  8536  8537  8538  8540  8542  8546  8548  8552  8554  8558  8564  8566  8572  8576  8578  8582  8588  8594  8596  8602  8606  8608  8614  8618  8624  8632  447348 

7.(2010·郑州市质量预测)下列各组溶液,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Ba(OH)2、KSCN、NaCl、Mg(NO3)2 (FeCl3溶液)

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 (H2SO4溶液)

C.NH4Br、K2CO3、NaI、CaCl2 (AgNO3溶液)

D.(NH4)2SO4、MgSO4、CuSO4、AlCl3 (KOH溶液)

解析:C项中CaCl2和K2CO3与AgNO3溶液间不能相互鉴别。

答案:C

试题详情

6.(2010·河南省联考)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合适的是( )

A.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O2中的N2--通过灼热的Cu网

C.  分离NaNO3和BaSO4的混合物--溶解、过滤

D.  从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高级脂肪酸盐--加入NaCl、渗析

解析:NaNO3溶解于水,BaSO4不溶于水,根据这一性质,采用溶解、过滤等方法可将NaNO3和BaSO4混合物分离。

答案:C

试题详情

5.(2010·贵州省模拟)用MnO2、NaCl、KClO3、C2H5OH、HCOOH、浓H2SO4等原料不能制得下列气体:①Cl2 ②H2S ③HCl ④C2H4 ⑤CO ⑥C2H2 ⑦O2中的( )

A.①②⑥          B.②⑥

C.②⑤⑦          D.①③④

解析:氯气可由二氧化锰、氯化钠、浓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不能制取,因为没有硫化物;氯化氢气体可由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加热制取;乙烯气体可由浓硫酸与酒精加热至170℃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可由甲酸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炔不能制取,因为没有电石;氧气可由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加热而得到。

答案:B

试题详情

4.(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胶体,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中并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蒸馏水

解析:除去胶体中杂质离子的方法是渗析法,D对。

答案:D

试题详情

3.(2010·四川省攀枝花市检测)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Br、NaI、NaOH、Na2CO3、NaSCN、H2S、AgNO3、C6H5OH八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为( )

A.硫酸     B.氨水

C.FeCl3溶液           D.盐酸

解析:在八种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有关现象如下:

NaBr
NaI
NaOH
Na2CO3
NaSCN
H2S
AgNO3
C6H5OH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黄色
红褐色沉淀
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
溶液变血红色
浅黄色沉淀
白色沉淀
溶液变紫色

答案:C

试题详情

2.(2010·石家庄质检(一))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A.MnO2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l

C.Na2CO3 NaHCO3 K2CO3

D.AgNO3 KNO3 Na2CO3

解析:A项,可以用盐酸进行区分;B项,可以用Ba(OH)2溶液进行区分;C项,不能用一种试剂进行区分;D项,可以用盐酸进行区分。

答案:C

试题详情

1.(201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下列获取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B.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甲烷、乙烯和苯

C.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氢氧化钠

D.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漂白液

解析: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用饱和食盐水是为了减缓反应速率,A对;要获得甲烷、乙烯等,必须通过石油的裂解,B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Na2CO3+Ca(OH)2===2NaOH+CaCO3↓,C对;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D对。

答案:B

试题详情

(2)不能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不变浅,则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9.(2010·上海卷)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__,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__。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后溶出________。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______,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解析:(1)考查等体积比浓度的溶液配制,用量筒量取等体积水与浓盐酸,倒入烧杯,搅拌混合即可。

(2)由于制备得到的CO2中含H2S以及反应挥发出的HCl,因此可通过CuSO4溶液除去H2S,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

(3)固体B应为无水CaCl2,可除去CO2中的H2O(g)。如果CaCl2失效,则气体为CO2与H2O(g)的混合气体,其平均分子量小于CO2的分子量,因此测定结果偏低。

(4)要溶于CaCO3应选用稀醋酸,不能用稀H2SO4,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正己烷用于溶解石蜡。

(5)先用正己烷溶解石蜡,才能使其中的CaCO3与醋酸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使二者达到最大溶出量。

(6)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 g,说明已经恒重。

答案:(1)abc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 HCl气体或酸性气体

(3)无水CaCl2 偏低 (4)bd (5)石蜡 CaCO3

(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 g

试题详情

(2)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火焰

(3)O2

试题详情

(2)步骤1:Fe2+在溶液中为浅绿色,Fe3+在溶液中为棕黄色,而该溶液呈蓝绿色,因此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步骤2: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因此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产物中含+2价的铁元素,否则不含;步骤3: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现象为溶液变为红色,因此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

答案:(一)(1)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原料多 产生污染物NO

(2)坩埚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