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781  433789  433795  433799  433805  433807  433811  433817  433819  433825  433831  433835  433837  433841  433847  433849  433855  433859  433861  433865  433867  433871  433873  433875  433876  433877  433879  433880  433881  433883  433885  433889  433891  433895  433897  433901  433907  433909  433915  433919  433921  433925  433931  433937  433939  433945  433949  433951  433957  433961  433967  433975  447090 

(八)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提出:1953年,我国与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倡导: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并同两国总理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它提出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2、20世纪70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和中美建交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①70年代,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日趋破产;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决议。

意义(补充):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大大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美建交

背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世界形势变化。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中美两国政府都认为应当改善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美建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署。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读:美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实行敌视和孤立中国的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美国主动与中国握手,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说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关键因素在于国家利益起作用。)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或说最大障碍):台湾问题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

APEC简介:它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减少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我国参与情况:1991年,我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此后,我国一直本着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2001年10月,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讲话。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评价:我国加入和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是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发挥了显著作用。

试题详情

(七)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导弹部队是主要执行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兵种。1966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叫做“第二炮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2、发展: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等的研制成功与装备部队,是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的重要体现。这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试题详情

(六)两岸关系: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982年,邓小平首次将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提出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缓和两岸关系,推动统一进程。

2、八十年代,台湾当局迫于形势的发展,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从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来,又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放松了有关限制。海峡两岸长时间隔绝的状况终于被打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经济、文化等交往进一步深入。90年代初,“海协会”(大陆)和“海基会”(台湾)进行了一些接触和会谈,使两岸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4、1995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这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0多年来,两岸在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题详情

(五)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区域,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

2、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一次规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宪法形式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样,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实施: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建立了内蒙古(1947年)、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五个自治区。

5、意义(补充):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试题详情

(四)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

(1)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还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观点。这极大地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指出邓小平为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重要意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试题详情

(三)民主法制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它的颁布和实施,旨在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较大修改。修改后的刑法取消了“反革命罪”和不科学的“类推”原则,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罚相当”原则。新刑法增加了刑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权利,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严密性。1997年刑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全面、完备的刑法。

试题详情

(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并取得突破的。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实施:1978年底(实施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用“包产到户”的形式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并取得很大成效。这一举措得到党中央的肯定。1982年以后,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展开。

(2)作用:它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分配平均主义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原来集体生产的土地的所有权未变,而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发生了变化,分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状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本质上是调整了生产关系,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特区的建立

(1)目的:为引进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形成对外开放局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政策。(根本目的是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经济)

(2)建立:1980年,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的设立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1)“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方针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2)各项工作出现各种徘徊不前的局面;(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引发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到邓小平等支持,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4)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

2、内容:(1)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2)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两大决策);(3)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试题详情

3、“文革”的教训:国家政策的制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避免失误, 国家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经济建设,而不搞阶级斗争上,要依法治国,不能漠视民主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