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4224  434232  434238  434242  434248  434250  434254  434260  434262  434268  434274  434278  434280  434284  434290  434292  434298  434302  434304  434308  434310  434314  434316  434318  434319  434320  434322  434323  434324  434326  434328  434332  434334  434338  434340  434344  434350  434352  434358  434362  434364  434368  434374  434380  434382  434388  434392  434394  434400  434404  434410  434418  447090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据此回答1-3题。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有(   )

  ①皇权至上  ②三公九卿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③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④郡守、县令均由朝廷任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①⑧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数学充满着辩证法,一般性往往寓于特殊性之中。解题时,将一般问题特殊化和将特殊问题一般化是常用的两种策略。对一些较为抽象或一般规律又无显露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答案相对唯一的选择题,可以采用抽象问题具体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方法来验证,而无需作费时费力的严格推证,从而避免“小题大做”,以降低难度,尽快确定正确答案。

例6、(2001年全国高考)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下图三种不同的盖法:

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P1、P2、P3。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 )  (A)P3=P2>P1  (B)P3>P2=P1 (C)P3>P2>P1   (D)P3=P2=P1

分析:由射影面积公式( )可知:与斜面和水平面所成角有关,而与斜面内图形形状及图形放置无关。所以可以抓住“所成角都是”及“射影面积(民房面积)不变”,取特值,就将三种不同的房盖均变成平房盖,而同一间民房的面积全部相同,从而得解。

解:令,即可知选D。

当然,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数学解题中还存在其它的转化方法,如:在求空间距离问题时,可利用等积法(点线距离常用等面积法,点面距离常用等体积法)将它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在求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可通过平移变换、作辅助线等方法转化为同一个平面或三角形中;而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有时也可以根据反函数的性质,通过求该函数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来得到。……由于本文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总而言之,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需要依据问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和方法,所以学习和熟悉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有意识地运用数学变换的方法,去灵活地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将有利于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和技能、技巧。

试题详情

对结构较为复杂,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命题,通过适当的引入新变量(换元),往往可以简化原有结构,使其转化为便于研究的形式。常用的换元法有代数代换、三角代换、整体代换等。在应用换元法时要特别注意新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代换的等价性。

例5、(2004年高考广西理科)解方程:

 分析:若令,(),则原方程可转化为求含绝对值的二次方程的解。

解:令,(),原方程可化为:

 ①当(即)时,方程可化为:

解之得:,或(不舍题意,舍去)

 

  ②当(即)时,方程可化为:

   解之得:(均不舍题意,舍去)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试题详情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求数量关系的主要思想方法。一个数学问题,如能建立描述其数量特征的函数表达式,或列出表示其数量关系的方程式(组)(包括不等式(组)),则一般可使问题得到解答。

例4、已知平行四边形中,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椭圆上移动,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可以将本题转化为相等向量的性质来求解。

解:设的坐标分别为

在平行四边形中,

在椭圆上,

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中,

即得点的轨迹方程: 

试题详情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思想,其实质就是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从而降低原命题的难度,使问题容易得到解决。 

例3、如果实数满足,那么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分析:由于方程表示的曲线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如右图所示),满足方程的是圆上的点;而是坐标原点与圆上各点连线的斜率,所以题目可转化为求原点与圆上各点连线的斜率的最大值。结合图像,易知直线与圆相切的时候,直线的斜率就是所求斜率的最大值。

解:

即所求的最大值是,故选D。

试题详情

如果一个命题从正面解决不好入手或比较麻烦,可以从命题的反面入手来解决。如:证明命题的唯一性、无理性,或所给的命题以否定形式出现(如:不存在、不相交等),并伴有“至少”“不都”“都不”“没有”等指示性词语时,均可考虑用反证法的思想来实现转化。反证法是数学解题中逆向思维的直接体现。

例2、已知下列三个方程:,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若采用正面讨论,则必须分成“有且只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有两个方程有实根”和“三个方程全部有实根”三种不同情况来讨论,求解过程将会非常复杂。所以,应采用补集和反证法的思想来求。

解:若方程没有一个有实根,则有

解之得:

满足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的解集是

试题详情

在数学中,存在许许多多具有等价性的问题,“恒等变形”是解题的最基本的方法,如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

例1、(2003年全国高考)已知。设函数上单调递减。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等价于“正确且不正确”或“不正确且正确”,所以应先求出分别正确时的解集,再用集合间的关系来运算。

解:函数上单调递减

  不等式的解集为

函数上恒大于1。

  

函数上的最小值为

不等式的解集为

  如果正确且不正确,则

 如果不正确且正确,则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试题详情

8.(★★★★★)It’s a fine day. Let’s go fishing,________?

   A.won’t we B.will we

   C.don’t we D.shall we (NMET1990)

试题详情

7.(★★★★★)She hardly ever speaks to you in English, ________?

   A.does she B.doesn’t she

  ’t she

试题详情

6.(★★★★★)Don’t smoke in the meeting room,________?

   A.do you B.will you

   you D.could you (NMET1991)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