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实部为★.
3、紧密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是高考政治试卷的一个鲜明特点。故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时事热点,使学科理论和社会现象(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对与学科重点、难点、敏感点知识相联系的时事热点的多角度、多层次理论思考,才能做到解题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2、在关注全球重大事件的同时,侧重于国内重大时事热点的分析和把握。如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神舟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等。特别要关注体现上海地方特色的本地热点。如上海“迎世博”行动计划、“两个中心”建设等。
1、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如学习和领会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了解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系列举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中国女队有多场比赛从单局比分上看赢得并不轻松,但是整个尤伯杯赛事打下来一场未失、只丢两局的骄人成绩,足以证明在国际羽联新的21分赛制下已经领跑世界。
B.全球有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一百七十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类似组织,为维护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方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C.1O架参加表演的阿尔法喷气机是昨天上午11时从香港飞抵珠海机场的。机身上喷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阿尔法”依次按编号停放在停机坪上。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十八)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拮据 瘠薄 佶屈聱牙 开花结果 B 富饶 妖娆 余音绕梁 不屈不挠
C 财富 材料 豺狼虎豹 柴米油盐 D静谧 痉挛 径情直遂 疾风劲草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副对联 鼎立相助 凭心而论 囿于成见
B蛛丝马迹 形迹无踪 矫揉造作 寂寞沙洲
C既往开来 树碑立传 淹留他乡 一片岑寂
D迄未见效 出其不意 窜扰地方 灸手可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虐俘事件再度暴光,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一系列这样的照片:囚徒们蓬头垢面,哀毁骨立,遍体鳞伤。
B阿扁用尽心机搞台独,虽竭力伪装自己;但大巧若拙,分裂祖国之心昭然若揭。
C 在车间里,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平时总能韬光养晦;但关键时刻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关键作用,一鸣惊人。
D汉大赋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曲终奏雅、劝百而讽一是它不多的主题价值之一。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来全球局势还是令人忧虑,在核焦点上, 伊朗尽管态度强硬,美国还是拿出了他的制裁计划。
B 创业维艰,我们应该能够克勤克俭,把握先机,尽最大可能,尽一切力量把事业推向美好的未来。
C 由于燃油价格一路飙升使的哥的姐叫苦不迭,只能把车停在大街上,被动等客,再不能像往常一样满街转悠主动邀客了。
D 清代的诗、词、散文,总体成就虽未能超过唐宋两代,但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乏优秀作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空调市场没有股市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晦涩 批沙拣金 荼毒生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杜撰 流水帐 欲盖弥彰 胜不骄,败不馁
C.班驳 哈蜜瓜 集腋成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端详 相形见绌 杀一儆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蛟龙 搅拌 焦虑 娇生惯养 心存侥幸 B.鸿鹄 辜负 箍桶 沽名钓誉 呱呱坠地C.萧瑟 塞责 晦涩 不事稼穑 十恶不赦 D.觊觎 茱萸 阿谀 尔虞我诈 滥竽充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一代代文人,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
B.宋代一些作品思想感情深刻,如《醉翁亭记》、《石钟山记》,故而文笔清新,特色鲜明。
C.事实证明,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D.旅游胜地那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十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