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4510  444518  444524  444528  444534  444536  444540  444546  444548  444554  444560  444564  444566  444570  444576  444578  444584  444588  444590  444594  444596  444600  444602  444604  444605  444606  444608  444609  444610  444612  444614  444618  444620  444624  444626  444630  444636  444638  444644  444648  444650  444654  444660  444666  444668  444674  444678  444680  444686  444690  444696  444704  447090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回答8-12题。

8.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公元前219年的刻石一方,上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

不臣者”的文字。这里的“皇帝”指的是                             (   )

A.西周周武王        B.西周的周公        C.秦国的商鞅      D.秦朝的嬴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公元前219年的时间可以排除A、B、C,另一方面,皇帝制度是秦王嬴政首创的。

9.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是因为这一措施的实行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即皇权至高无上。

10.(2008·镇江模拟)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中“海内皆臣”

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

A.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集权于皇帝                 D.水陆交通发达,便利统治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分析材料,可知答案为C。

11.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答案  B

12.(2008·潍坊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答案  A

试题详情

宗法制是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回答6-7题。

6.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    )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答案  D

解析  从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鲁”可以看出周与鲁的关系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7.(2008·东莞模拟)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国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B.以家族的分配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

C.以血缘亲疏关系确立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保障了国家内部的稳定

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答案  A

解析  各级诸侯、卿大夫、士既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最高宗主-周天子负责。周王即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这样,“国”与“家”结合在一起。

试题详情

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的推行使西周成为一个绵延数百年的强国。回答4-5题。

4.(2008·镇江)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   )

A.四手共抬一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答案  D

解析  先排除与题干关系不大的A、C,分封的区域应该是在王都的周围,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和

注释看,可以排除。图D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注释最合题干要求。

5.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参与分晋的“三家”是韩、赵、卫三国 

B.三家所分的“晋国”就是西周初异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C.春秋末,晋国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是分封制衰落的一个突出表现 

D.司马光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答案  C

解析  三家分晋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

试题详情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回答1-3题。

1.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继禹而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有扈氏为维护民主传统而战应该肯定         B.启为夺取部落联盟首领而战应该肯定

C.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应该肯定           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都不宜肯定

答案  C

解析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2.(2008·惠州模拟)史书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它最符合             (   )

A.禹建夏朝                      B.汤灭夏建商

C.西周分封制                    D.春秋诸侯争霸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封诸侯”、“分殷”等信息判断应为灭掉商朝后,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3.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解析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起来的,逐步形成对祖宗的顶礼膜拜。

试题详情

        课题: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2.若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3.以事件A发生的次数X为随机变量,则X服从二项分布.

学生演板例题解答过程

试题详情

(五) 提炼方法  反思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二项分布这一重要的概率模型,又应用这一模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问题.应用程序如下:

 1.若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2.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则

  3.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设计意图: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有反思才有进步,有提炼才能深化.本环节由学生完成,老师予以补充.

  作业:课本P68  A1  A3  B1  B3(选做)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突出本节课知识点、适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兼顾学有余力的同学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试题详情

(四). 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

重难点的突破:

(1)强调二项分布模型的应用范围:独立重复试验。(前深化认识)

  (2)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比较。(例题增加的③④)

  (3)创设条件、保证充分的练习。设置基础训练、能力训练、实践创新三个层次的训练题,即模型的直接应用、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破难点,揭示重点。对实际应用题师生要共同分析讨论,从问题中如何抽象出二项分布模型,要反复引导,循序渐进,加以巩固.   

例题:某一射手平均每射击10次击中8次,求这名射手在10次射击中

①恰好8次击中的概率;②至少8次击中的概率;

③第8次击中的概率;④前8次击中的概率;

   设计意图: 一道紧扣目标的例题,帮助学生回顾概念,告诉学生如何将二项分布模型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 ①②问可以直接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 ③④问是以新带旧,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比较,以免混淆.

   例题的处理:老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板解答过程.

基础训练: 

1.

2.种植某种树苗,成活率为0.9,现在种植这种树苗5棵,试求:

(1)全部成活的概率为(         ) ;          

(2)全部死亡的概率为(         );

(3)至少成活4棵的概率(        ).

3.若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每次射击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在他连续4次的射击中,第一次未击中目标,后三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多少?

4.某产品的次品率P=0.5,进行重复抽样检查,选取4个样品,求其中的次品数X的分布列.

. 设计意图:基础训练是所学知识的直接应用,意在使学生理解二项分布其中每个参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掌握其特征,加深认识。能抽象出比较明显的二项分布模型.由学生口答完成.

能力训练:   

1. 抛掷两个骰子,当至少有一个5点或一个6点出现时,就说试验成功,则在54次试验中成功次数X服从什么分布?        

2.如果每门炮的命中率都是0.6,

(1)有10门炮同时向目标各发射一发炮弹,求目标被击中的概率.

(2)要保证击中目标的概率大于0.99,至少需多少门炮同时发射?

    设计意图: 能力训练是知识的变形应用和逆向思维训练,深化概念,发展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的把握二项分布的本质。

实践创新:

   甲乙两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那么采取3局两胜制还是5局3 胜制对甲更有利?你对局制长短的设置有何认识?

    设计意图:此题设计新颖,贴近生活,贴近高考,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全新的知识生长场景中,强大的诱惑力促使每个学生积极思考。此题是开放性试题,不是直接要你求什么、证什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试题详情

(三).信息交流  揭示规律

问题2的解决:(学生拿自己的草稿在投影下讲)

分别记在第1,2,3次射击中,该同学击破气球为事件A1,A2,A3,那么射击3次,击破2个共有下面三种情况:,                     种,每一种情况的概率为,因为三种情况彼此互斥,故3次射击击破2个的概率

x
0
1
2
3
p




X的分布列:

  而+++

  =

    设计意图: 上述解答是一个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 学生看到最后的结果,有一种``拨开云雾看清天”的感觉,这不就是二项式定理吗?学生热情高涨,课堂达到高潮,把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变成了对知识的探索 、发现、总结、创新的过程.

通过解决问题2,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n次独立重复试验发生k次的概率,主动建构二项分布这一重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攻破本节课的难点。

2.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这一过程师生共同完成):

   若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以事件A发生的次数X为随机变量,则X的分布列为:

其中的          是二项式         展开式中的通项,故称X服从二项分布。记为         ,其中 n,p 为参数, n表示重复的次数,p指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

深化认识:

二项分布是一种概率模型,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用以解决独立重复试验中的概率问题.比如下列问题中的随机变量ξ都可以看作是服从二项分布的:

n    n次独立射击,每次命中率相同,ξ为命中次数。

n    一枚硬币掷n次,ξ为正面出现的次数。

n    掷n个相同的骰子,ξ为一点出现的次数。

n     n个新生婴儿,ξ为男婴的个数。

n    女性患色盲的概率为0.25%,ξ为任取n个女人中患色盲的人数。(这一过程约8分钟)

    设计意图: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抽象出的二项分布有何用途?什么时候用?这是学生想知道的。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

怎么用呢?导入下一个环节。

试题详情

(一).创设情景  激发求知

1、投掷一枚相同的硬币5次,每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

2、某同学玩射击气球游戏,每次射击击破气球的概率为0.7,现有气球10个。

3、某篮球队员罚球命中率为0.8,罚球6次。

4、口袋内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不放回地抽取5个球。

问题1、上面这些试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个人人皆知的试验为切入点,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实际应用性。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

     ①包含了n个相同的试验。②每次试验相互独立。③每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成功”或“失败”。④每次出现“成功”的概率p相同,“失败“的概率也相同,为1-p。⑤试验”成功”或“失败”可以计数,即试验结果对应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我们把这样的试验叫做独立重复试验。

1、独立重复试验:

一般的,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强调:

   ⑴独立重复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各次之间相互独立地进行的一种试验;

   ⑵每次试验只有“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结果。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都p  ,“失败”的概率为1-p.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学生由实例抽象出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达到第一个目标;学生理解了独立重复试验,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到此约用6-7分钟)

此时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着解决下一个问题。

     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

问题2. 某同学玩射击气球游戏,若每次射击击破气球的概率为0.7,每次射击结果互不影响,现有气球3个, 恰好击破2个的概率是多少?设击破气球的个数为X,X的分布列怎样?

    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 前节课已经解决了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解决问题过程中,允许讨论。老师巡视,参与其中,适当指导,解答学生提问.5-6分钟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示意.选一过程写得较详细清楚的同学代表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

试题详情

    本节课我设计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  激发求知

    2.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3.信息交流  揭示规律

    4.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

    5.提炼方法  反思小结

    可以循环使用.多媒体辅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