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存在误差。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

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现象;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结论)除氧气外,镁条还能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_______(大、小)。

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红磷量不足/橡皮塞未塞紧(合理即可) 确保装置不漏气 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表面皿上浮 对比实验 2中的表面皿高于图1中的表面皿 不正确 可能实验误差造成,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逸出等 3.3g

【解析】

[猜想与假设]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还可能作出的猜想是红磷量不足、橡皮塞未塞紧(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者没冷却到室温(合理即可)导致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交流与讨论]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确保装置不漏气(即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气密性),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表面皿上浮;

5)步骤②目的是对照试验,通过比较表面皿上升的程度,探究镁条是否与氮气反应;

6)步骤④观察到图2中的表面皿高于图1中的表面皿,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此观点不正确,理由:可能实验误差造成,如: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逸出等;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时几乎都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因此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小;

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则氮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8g×30%=2.4g,氮化镁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

②该净水器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可以不可以”)___将硬水变成软水,原因___;用___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③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点)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向试管中放入1.0g二氧化锰,把试管固定在盛有饱和石灰水(20℃)的烧杯中,再向试管中滴入约5mL的1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2)分析产生上述现象②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回收二氧化锰,可以选择图2操作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

1)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2)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3)若采用丙实验方案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B. 反应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C. 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学习了拉瓦锡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后,自己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填)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中最终气体减少的体积常常小于拉瓦锡测定的1/5,从装置和操作的失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请写出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军和小宇同学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拧成一束呈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老师在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中,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是由于________

3)小宇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也不能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若铝丝在纯氧气中也能剧烈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氧化铝,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________,开始收集。

4)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要预留一些水,原因是________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甲分解生成乙和丙的化学式反应式为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3)选择合适物质,让丙生成乙,化学反应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