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________时,开始收集。
(4)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要预留一些水,原因是________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
【答案】试管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A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二氧化硫有毒,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未撤离导管先熄灭酒精灯(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试管、水槽
(2)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选择固体加热装置,选择A装置;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装置内的空气已排除干净可以开始收集氧气;
(4)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用集气瓶内少量的水吸收气体;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未撤离导管先熄灭酒精灯(答案合理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南南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一定不含Fe2O3. |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_____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 | ①固体减少,_____ ②该溶液变浑浊.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实验拓展)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存在误差。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
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现象;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结论)除氧气外,镁条还能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_______(大、小)。
②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0s 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由 0~20s 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C. 由 20~80s 的图像可知,该同学推(拉)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
D. 若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则只要测量出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请回答:
①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此实验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④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等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部分反应物或产物请补充完整):
①加热E得到A和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②D与C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③A与B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D、E、H都属于单质,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G都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A: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 图示物质中有3种氧化物
C.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3)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4)写出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填“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