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配制氯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不符合题意;

C、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配制氯化钠溶液是向两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且溶剂的质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存在对比实验,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少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少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少空气进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为(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在“三创”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一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已知S-诱抗素分子的化学式为C15H20O4请回答:

(1)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S一诱抗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S一诱抗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车轮爆胎

B. 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C. 用手将纸撕碎

D. 用杵把胆矾研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是(

A.K+、SO42﹣、Cl B.OH、CO32﹣、Ca2+

C.Na+、SO42﹣、OH﹣﹣ D.Na+、Cu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