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分)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否一定是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才仕实验学校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为1、2、3、4、5号,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在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内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要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1)3  4 (2)52.6% (3)30%~40%
 (1)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用等距法(如用五瓶不同组分的气体)、中值法(用空气和氧气按1:1混和,依次实验);找到木条复燃和不复燃的分界点,在于3号瓶和4号瓶间;
(2)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60%х21%=52.6%;
(3)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应介于3号瓶和4号瓶体积分数之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制无壳鸡蛋B.用灼烧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
C.用烧碱代替纯碱发馒头、面包。D.用紫萝卜皮自制酸碱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1)写出图1中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点表示开始通入CO,反应开始发生  
②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③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④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⑤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3)图1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重新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3所示,则原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6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A为红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的方程式为                            
(2)若A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 ,C与D反应有气体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            ,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A能转化为C,B与D可相互反应,所有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则B的化学式为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                                   
                     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9分)某同学使用下图5-1所示装置,试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人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    ;然后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
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4分)张南同学为了验证Na2CO3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做了如下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3mL的Na2CO3溶液,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溶液呈均匀的红色;
②再向此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提出问题]为什么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提示:试剂没有问题)
①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②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③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不是二氧化碳。
资料:①此Na2CO3溶液的pH 约为1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②NaHCO3在水溶液中受热不分解;
③酚酞试液在pH≥10时的溶液为红色,在pH≤8.2时溶液为无色;
[设计方案及实验]经过讨论大家首先否定了猜想①,其理由是。
对方案②和③进行研究,决定进行如下实验,首先把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分装成3支试管。请完成下列表格。

[解释与结论]张南同学开始时的实验,即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是(写方程式)。
[反思与应用](1)在不另取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能够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两种溶液吗?(填“能’”或“不能”)。(2)有些化学反应的产物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瓶,盛放的药品可能是氯化钠固体,也可能是亚硝酸钠固体,该校化学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手段确定该瓶盛放的药品的成分。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该药品的成分是NaCl。
【查阅资料】
 
亚硝酸钠
氯化钠
溶解性
15℃时溶解度为81.5g/100g水
15℃时溶解度为35.8g/100g水
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时发生分解有氧气等气体产生
1413℃
 
【实验过程】化学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②加入药品,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生成。
③收集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
                     ,目的
                                   
 
(2)小明同学根据小华的实验判断该药品的成分是          。他又结合两物质的溶解性知识,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其实验方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硝酸铵和水B.锌粒和稀盐酸酸
C.氢氧化钠和水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