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写出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分析 硫酸为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注意“=”用表示.

解答 解:硫酸为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故答案为:H2SO4=2H++SO4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证明NaOH溶液和H2SO4溶液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

(1)若实验中滴加的试剂2是硫酸溶液,则滴加的试剂1不可能是C.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   C.NaCl溶液
(2)若实验中用硫酸铜溶液来证明,下列哪个是合理的B.
A.试剂1是少量的稀硫酸,试剂2是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B.试剂1是过量的稀硫酸,试剂2是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C.试剂1是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试剂2是少量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元素原子只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它是(  )
A.金属原子B.非金属原子C.稀有气体原子D.+2价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一氧化碳有毒性,不容易被人察觉,在冬天燃煤取暖,如果排气不良,会因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若想将其浓度变为10%,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法,验证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各种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结论
1、分别用排水法收集两瓶空气,
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不填
2、分别向两瓶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瓶气体内,呼出气体使木条熄灭.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4、向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变模糊.呼出气体中水蒸汽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都产生了新物质;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在核变化中原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
②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2)如图2为核电站爆炸事故模拟图.海啸使冷却水不能循环,核燃料产生的衰变热把水变成水蒸气,堆心中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无法被冷却,暴露在水蒸气中,当温度超过1200℃时,锆(Zr)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大量的高温氢气进入厂房,与厂房内的空气接触发生了爆炸.
①锆(Zr)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r+2H2O$\frac{\underline{\;高温\;}}{\;}$ZrO2+2H2
②进入厂房的氢气为什么发生的是爆炸,而不是平静燃烧?在有限空间内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接触反应.
③我省石岛湾核电站将采用氦气代替水作冷却剂和热传输物质,这样做有什么优点?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锆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3)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科学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贡献,也带来了灾难,可见,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并没有太大意义.”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不同意,只要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就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贡献,尽量避免其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②⑥⑤③.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燃着时
①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点燃白烟又能重新点燃蜡烛.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白烟是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