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测定溶液pHC. 称量氢氧化钠D. 稀释浓硫酸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锌(ZnO)是一种著名的白色的颜料,俗名叫锌白。工业上用含有硫酸的硫酸锌废液制取锌白粉的生产工艺如图:
(1)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③”经过______,降温结晶,制得晶体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⑤研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是______。
(3)煅烧Zn3(OH)4CO3H2O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g质量分数为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 )
A.a→b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取b点时的溶液,加入锌粉,无气泡放出
C.c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D.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所示为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二所示为硫、氯、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9.90
B.溴元素与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硫和氯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D.硫离子和钾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均为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可以促进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1)火药起源于唐朝,制作烟花的火药中加入镁粉,是为了引燃后能看到_____。
(2)十八世纪,化学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写出该气体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于1865年发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将铝片放入氯化铜溶液中,发现有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生成。
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说明该过程_____(填“放热”或“吸热”),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或“减弱”);推测铝与溶液中的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生成无色气体_____(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针对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一:AB同时加热片刻后,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实验二: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集气瓶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其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84%
(5)实验四:如图,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乙中溶液增多并变为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_____。
选项 | A | B | C | D |
甲中固体 | KOH | Na2CO3 | Zn | CaCO3 |
乙中溶液 | BaCl2 | NaOH | AgNO3 | Ca(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 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C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系图中 bc 段斜率小于 ab 段?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