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甲酸(HCOOH)俗称蚁酸,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对甲酸进行研究,并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
①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②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_{△}^{浓硫酸}$CO↑+H2O,浓硫酸在反应中起脱水作用.
③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设计及操作】
I.验证甲酸的酸性,完成实验记录:
操作实验现象原理或解释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溶液中含氢离子
加适量的锌粒观察到有气泡冒出2HCOOH+Zn═(HCOO)2Zn+H2
加氧化铁粉末观察到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甲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工业上
可用甲酸除锈
Ⅱ.利用下列图1装置,以甲酸为原料制备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①实验前应先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甲→乙→戊→丁→丙(填序号).从环保角度,连接好的装置还存在明显不足,请改进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②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产生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装置乙能否去除不能(选填“能”、“不能”),你的理由是如果不除去CO中的甲酸气体,甲酸气体会与氧化铁以及石灰水反应.
③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④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而非黄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不正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
Ⅲ.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氧化铁反应能生成其它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反应过程中丁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
②图中x=1.68g.
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B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FeO.
④写出在温度500~600℃内,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O+CO2

分析 【查阅资料】浓硫酸在甲酸分解反应中起脱水作用;
【实验设计及操作】
I.根据酸的性质分析
Ⅱ.①实验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制取的一氧化碳(甲装置)中可能含有甲酸,用乙装置处理,再干燥(戊装置),通入反应装置(丁),处理二氧化碳(丙)再进行尾气处理;进行解答;
②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主要步骤为:(一)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的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二)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三)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防止刚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与氧气反应,使实验失败);(四)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进行解答;
根据甲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装置乙用来处理制取的一氧化碳可能含有甲酸,进行解答;
③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根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进行解答.
Ⅲ.根据该实验流程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解热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铁中的氧逐渐失去,最后得到单质铁解答.

解答 解:【查阅资料】浓硫酸在甲酸分解反应中起脱水作用;
【实验设计及操作】I.甲酸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甲酸与锌粒反应产生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甲酸铁和水,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
Ⅱ.①实验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制取的一氧化碳(甲装置)中可能含有甲酸,用乙装置处理,再干燥(戊装置),通入反应装置(丁),处理二氧化碳(丙)再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甲→乙→戊→丁→丙;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所以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
②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主要步骤为:(一)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的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二)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三)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防止刚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与氧气反应,使实验失败);(四)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可得: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产生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根据甲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装置乙用来处理制取的一氧化碳中含有甲酸气体;因此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甲酸气体;
③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④根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
Ⅲ.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根本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所以氧化铁的质量并未改变.
故答案为: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
②从400℃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铁中的氧开始逐渐失去,到700℃时只剩下铁,即此时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单质.
根据元素守恒,铁单质的质量=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2.4g×$\frac{56×2}{56×2+16×3}$×100%=1.68g,
故答案为1.68.
③B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2.4g×$\frac{56×2}{56×2+16×3}$×100%=1.68g,
B处氧化物中氧的质量=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失去氧的质量=2.4g×$\frac{16×3}{160}$×100%-(2.40-2.16)g=0.48g
A处氧化物中铁与氧原子个数比=$\frac{1.68g}{56}$:$\frac{0.48g}{16}$=$\frac{1}{1}$,所以A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
故答案为:FeO
④A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2.4g×$\frac{56×2}{56×2+16×3}$×100%=1.68g,
A处氧化物中氧的质量=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失去氧的质量=2.4g×$\frac{16×3}{160}$×100%-(2.40-2.32)g=0.64g
A处氧化物中铁与氧原子个数比=$\frac{1.68g}{56}$:$\frac{0.64g}{16}$=$\frac{3}{4}$,所以A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在温度500~600℃内,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O+CO2
故答案为:【查阅资料】脱水;【实验设计及操作】I.

操作实验现象原理或解释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溶液中含氢离子
加适量的锌粒观察到 有气泡冒出2HCOOH+Zn═(HCOO)2Zn+H2
加氧化铁粉末观察到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甲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工业上
可用甲酸除锈
Ⅱ.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乙→戊→丁→丙;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②产生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不能;如果不除去CO中的甲酸气体,甲酸气体会与氧化铁以及石灰水反应;
③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④不正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
Ⅲ.①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
②1.68.
③FeO
④Fe3O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O+C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n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m/12nB.mn/12C.12n/m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Ca、Na、Mg、Al、Mn、Zn、①、②、③、④、⑤、⑥、⑦、Pt、Au.
(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⑥的元素符号是Hg;
(2)写出在同一个反应中有⑤和⑦金属出现的置换反应Cu+2AgNO3═2Ag+Cu(NO32
(3)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Mn+H2SO4=M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结合如图1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1)写出装置C中除导管外其它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锥形瓶,长颈漏斗.
(2)可用AF装置来制取氧气,收集氧气时,若用B代替F,用与F相同的方法来收集,所做的必要操作是:将B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若选择D装置来完成氨气的干燥收集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将集气瓶倒放或将集气瓶内长短导管左右互换.

(4)在氢氧化钠性质的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图2的实验.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反应.
②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③理论上,乙中液体应充满整个试管,而实际没有,可能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纯.
④实验中,用传感器获得甲、乙两试管上层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a反映的是装置乙(填“甲”或“乙”)的pH变化,该曲线不会与pH=7的虚线相交,理由是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所选仪器必须选全.

(1)请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现在实验室制氧气若选用最好的方法,应选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因为该方法节约燃料,环保;选择装置组合为BD或BE;若想用此方法制取纯净的氧气,则选择装置组合为BE;若想制取干燥的氧气,则选择装置组合为AD;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氧化铁\;}}{\;}$2H2O+O2↑.
【实验评价】
(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MnO2只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拓展计算】如果需制备氧气9.6克,至少需要5%过氧化氢溶液40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各项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Fe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石灰石,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A.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46111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5084
A.c可能是单质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 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2:9:11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