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3869  203877  203883  203887  203893  203895  203899  203905  203907  203913  203919  203923  203925  203929  203935  203937  203943  203947  203949  203953  203955  203959  203961  203963  203964  203965  203967  203968  203969  203971  203973  203977  203979  203983  203985  203989  203995  203997  204003  204007  204009  204013  204019  204025  204027  204033  204037  204039  204045  204049  204055  20406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按要求填空。

(1)上图中a处应填写____________

(2)有以下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__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 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 钠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子数为l1 D. 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C. 制取等量的氧气时,需要氯酸钾的质量量较少

D. 用这两种物质制取氧气时,产生氧气的质量都等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粒观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之一。在探究微粒性质的课外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小刚按照课本方案(见图1)进行实验,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探究)小刚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

(1)滴入浓氨水后,可观察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与图1比较,图2的实验装置,能更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____(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结论)改进后的实验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反思交流)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刚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点)_______

(继续探究)小红受小刚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变红的情况可能是______

A.下面的先变红,上面的后变红 B.上面的和下面的一起变红

C.上面的先变红,下面的后变红 D.以上均有可能

(3)小刚对酚酞的组成产生兴趣,查阅资料知道其化学式为C20H14O4 ,并进行了相关计算:

①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③31.8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给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 b____

(2)小明利用某些药品和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常塞一团棉花团,其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当观察到______,开始收集才能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小明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他可采取的补救措施可以是______

(3)小明用上述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预期实验现象,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之一是________;若实验成功,请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

(4)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c”、“d”)口通入,这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5)常温下可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化学式NO2,密度大于空气,有毒),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从A-F中选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缺陷是___________

(6)H装置可以用来测量反应中生成的氧气体积,在读数时发现管中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应将水准管______(选填“上移”“下移”“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地域辽阔,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如汶川、雅安等都发生过7.0级以上地震,灾情发生后,疾控人员身穿防护服,挨家挨户在帐篷外喷洒消毒液。但还是常有很多人因饮用水受到污染出现腹泻症状,卫生防疫部门一般会迅速就近建立水质快速检测实验室,负责地震灾区的饮用水质量检测,全面展开消毒工作。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水质快速检测实验室里经常采用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水样中的固体小颗粒来得到较澄清的水,该操作除了用到烧杯、漏斗外,还要补充一种玻璃仪器,它的作用是_____,若进行完该操作后,发现所得液体仍旧浑浊,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工作人员还观察到水样呈黄色,且闻到有异味,可以加入(填物质名称________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写出乙图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
②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山区的人们常采用山泉水作为饮用水,而山泉水大多是硬水,卫生防疫部门可以用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上述净水过程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灾区人民饮用硬水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可以采用__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某同学在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工艺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 “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据图分析得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 液化石油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D. 此工艺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C. 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 D.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从2000年10月1日起,我国食盐中加碘含量调整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g,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g)

(5)若一个人一天从食盐中摄入的碘酸钾的质量为25.4mg,则进入人体的碘元素的质量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如图两个实验中均有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2中水的作是_____

②请写出图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图3中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