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甲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乙烧杯放人4℃的冰箱中,数天后观察.
(1)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在烧杯中的(填字母)种子能够萌发.
(2)在烧杯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适宜的 .
(3)在烧杯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一定的 .
【答案】
(1)甲;B
(2)乙;温度
(3)空气;水分
【解析】解:(1)甲烧杯中A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B种子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C种子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乙烧杯中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要萌发,因此“在6颗种子中”,认为在甲烧杯中的B(填字母)种子能够萌发.(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乙烧杯放人4℃的冰箱中种子不萌发,所以在乙烧杯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适宜的温度.(3)在烧杯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一定的水分.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
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
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
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哺乳动物的牙齿的结构,下列关于图中动物食性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植食性动物
B.甲、乙均为肉食性动物
C.甲为肉食性动物,乙为植食性动物
D.甲为植食性动物,乙为肉食性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 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D.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食杂食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如图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用文字补充完整 , 补充完整后,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条.
(2)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包括菌和菌.
(3)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灾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和的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 , 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设小麦的粒色由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取两株红粒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小麦的粒色既有红色也有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小麦粒色既有红色也有白色,说明在小麦产生后代时,发生了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的.
(2)小麦粒色的红与白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3)两株亲代红粒小麦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 其后代中白粒小麦的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