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温州某企业安排65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人每天生产2件甲或1件乙,甲产品每件可获利15元.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经验,乙产品每天产量不少于5件,当每天生产5件时,每件可获利120元,每增加1件,当天平均每件获利减少2元.设每天安排x人生产乙产品.
(1)根据信息填表
产品种类 | 每天工人数(人) | 每天产量(件) | 每件产品可获利润(元) |
甲 | 15 | ||
乙 |
(2)若每天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比生产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多550元,求每件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
(3)该企业在不增加工人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丙产品,要求每天甲、丙两种产品的产量相等.已知每人每天可生产1件丙(每人每天只能生产一件产品),丙产品每件可获利30元,求每天生产三种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W(元)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
【答案】(1)填表见解析;(2)每件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是110元;(3)安排26人生产乙产品时,可获得的最大总利润为3198元.
【解析】分析: (1)设每天安排 x 人生产乙产品,则每天安排(65-x)人生产甲产品,每天可生产甲产品2(65-x)件,每件乙产品可获利(130-2x)元;
(2)每天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利润为:15×2(65-x)元,每天生产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x(130-2x)元,根据若每天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比生产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多550元,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3)设生产甲产品m人,每天生产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x(130-2x)元,每天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利润为:15×2m元,每天生产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为:30(65-x-m)元,每天生产三种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W=每天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每天生产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每天生产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即可列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配成顶点式,然后由每天甲、丙两种产品的产量相等得出2m=65-x-m,从而得出用含x的式子表示m,再根据x,m都是非负整数得出取x=26时,此时m=13,65-x-m=26,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1)
产品种类 | 每天工人数(人) | 每天产量(件) | 每件产品可获利润(元) |
甲 | 65-x | 2(65-x) | 15 |
乙 | 130-2x |
(2)解:由题意得15×2(65-x)=x(130-2x)+550
∴x2-80x+700=0
解得x1=10,x2=70(不合题意,舍去)
∴130-2x=110(元)
答:每件乙产品可获得的利润是110元。
(3)解:设生产甲产品m人
W=x(130-2x)+15×2m+30(65-x-m)=-2x2+100x+1950=-2(x-25)2+3200
∵2m=65-x-m
∴m=
∵x,m都是非负整数
∴取x=26时,此时m=13,65-x-m=26,
即当x=26时,W最大值=3198(元)
答:安排26人生产乙产品时,可获得的最大总利润为3198元。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
中的
和
满足下表:
… | 0 | 1 | 2 | 3 | … | ||
… | 3 | 0 | 0 | m | … |
(1) 观察上表可求得的值为________;
(2) 试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 若点A(n+2,y1),B(n,y2)在该抛物线上,且y1>y2,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以下是我们教科书中的一段内容,请仔细阅读,并解答有关问题.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家阿基米德发现:若杠杆上的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与其重量成反比,则杠杆平衡,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杠杆原理”,通俗地说,杠杆原理为: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问题解决)
若工人师傅欲用撬棍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500N和0.4m.
(1)动力F(N)与动力臂l(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m时,撬动石头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N)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数学思考)
(3)请用数学知识解释:我们使用棍,当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等边△AOB中,将扇形COD按图1摆放,使扇形的半径OC、OD分别与OA、OB重合,OA=OB=2,OC=OD=1,固定等边△AOB不动,让扇形COD绕点O逆时针旋转,线段AC、BD也随之变化,设旋转角为α.(0<α≤360°)
(1)当OC∥AB时,旋转角α= 度;
发现:(2)线段AC与BD有何数量关系,请仅就图2给出证明.
应用:(3)当A、C、D三点共线时,求BD的长.
拓展:(4)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在扇形COD的旋转过程中,请直接写出线段PC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关于x的分式方程 ①和一元二次方程(2﹣k)x2+3mx+(3﹣k)n=0②中,k、m、n均为实数,方程①的根为非负数.
(1)求k的取值范围;
(2)当方程②有两个整数根x1、x2,k为整数,且k=m+2,n=1时,求方程②的整数根;
(3)当方程②有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1﹣k)+x2(x2﹣k)=(x1﹣k)(x2﹣k),且k为负整数时,试判断|m|≤2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其中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5,6,7,8四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16,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1)请你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甲获胜的概率;
(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抛物线y=-3x2的开口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并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3.又知图象过(0,6)点,则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四边形ABCD中,E是对角线AC上一点,DE=EC,以AE为直径的⊙O与边CD相切于点D,点B在⊙O上,连接OB.
(1)求证:DE=OE;
(2)若CD∥AB,求证:BC是⊙O的切线;
(3)在(2)的条件下,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二次函数y=ax2﹣2ax﹣3a(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顶点为D.
(1)求顶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若以AD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
①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②如图2,点E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连接BE,将△OBE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180°,得到△PMN(点P、M、N分别和点O、B、E对应),并且点M、N都在抛物线上,作MF⊥x轴于点F,若线段MF:BF=1:2,求点M、N的坐标;
③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以Q为圆心的圆过A、B两点,并且和直线CD相切,如图3,求点Q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