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双曲线(x>0)上有一点A(1,5),过点A的直线y=mx+n与x轴交于点C(6,0).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A、OB,求△AOB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
【答案】(1)y=﹣x+6 (2)12 (3)0<x<1或x>6
【解析】
试题(1)把A的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A、C的坐标代入y=mx+n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出B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3)根据A、B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答案.
解:(1)把A(1,5)代入y=得:=5,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把A、C的坐标代入y=mx+n得:,
解得:m=﹣1,n=6,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6;
(2)解方程组得:,
∵A(1,5),
∴B(5,1),
∵C(6,0),
∴OC=6,
∴S△AOB=S△AOC﹣S△BCO=×6×5﹣×6×1=12;
(3)在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0<x<1或x>6.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通过消元把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需要把它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需要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求解分式方程,需要通过去分母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各类方程的解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用到一种共同的基本数学思想﹣转化,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求解.
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还可以解一些新的方程.
例如,解一元三次方程x3+x2﹣2x=0,通过因式分解把它转化为x(x2+x﹣2)=0,通过解方程x=0和x2+x﹣2=0,可得原方程x3+x2﹣2x=0的解.
再例如,解根号下含有来知数的方程:=x,通过两边同时平方把它转化为2x+3=x2,解得:x1=3,x2=﹣1.因为2x+3≥0,且x≥0,所以x=﹣1不是原方程的根,x=3是原方程的解.
(1)问题:方程x3+x2﹣2x=0的解是x1=0,x2= ,x3= .
(2)拓展:求方程=x﹣1的解;
(3)应用:在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构造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在正方形ABCD边上依次截取AE=BF=CG=DH=,连接AG,BH,CE,DF,得到正方形MNPQ,若小正方形MNPQ(图中阴影部分)的边长为,求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探究: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你解决相关问题:
在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是任意实数;
如表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 0 | 1 | 2 | 3 | 4 | ||||||
Y | 0 | 1 | 2 | 3 | 2 | 1 | a |
______;
若,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______;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该函数有______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写出这个值为______;
求出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在第二象限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观察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图象的两条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FF=45°
(1) 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BG(如图1),求证:BE+DF=EF;
(2) 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
(3) 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Rt△ABC和Rt△DEF)按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90°,CA=CB,∠FDE=90°,O是AB的中点,点D与点O重合,DF⊥AC于点M,DE⊥BC于点N,试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展示:小宇同学展示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OM=ON,证明如下:
连接CO,则CO是AB边上中线,
∵CA=CB,∴CO是∠ACB的角平分线.(依据1)
∵OM⊥AC,ON⊥BC,∴OM=ON.(依据2)
反思交流:
(1)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
依据2:
(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拓展延伸:
(3)将图1中的Rt△DEF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使点D落在BA的延长线上,FD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点M,BC的延长线与DE垂直相交于点N,连接OM、ON,试判断线段OM、ON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四边形ABCD中,AB//CD,∠B=∠D.
(1)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点P为对角线AC上的一点,PE⊥AB于E,PF⊥AD于F,且PE=PF,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的动点,点M为AD的中点,已知AD=8,AB=10,∠ABD=45°,把平行四边形ABCD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点P的对应点是点Q,则线段MQ的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候总使用计算器是否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某校随机调查了n名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看法分为三种:没有影响,影响不大,影响很大),并将调查结果 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n名学生对使用计算器影响计算能力的发展看法人数统计表
看法 | 没有影响 | 影响不大 | 影响很大 |
学生人数(人) | 40 | 60 | m |
(1)求n的值;
(2)统计表中的m= ;
(3)估计该校1800名学生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