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线段AB经过⊙O的圆心,ACBD分别与⊙O相切于点C、点D.若AC=BD=2∠A=45°,则弧CD的长度为(

A.B.C.πD.

【答案】C

【解析】

如图,连接OCOD,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ACO=BDO=90°,根据∠A=45°可得△A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CO=AC,根据AC=BDOC=OD可得OD=BD可得△BD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DOB=45°,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COD=90°,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出的长度.

连接CODO

ACBD分别与⊙O相切于CD

∴∠ACO=BDO=90°

∵∠A=45°

∴△A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OC=45°

AC=BD=2

CO=AC=2

AC=BDCO=DO

OD=BD=2

∴△BD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OB=45°

∴∠DOC=180°-DOB-AOC=180°-45°-45°=90°

的长=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等腰中,,动点从点出发沿路径以的速度运动,设点运动时间为的面积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与实践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出.点的中点,点在射线上运动,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连接.过点,交直线于点

(1)若点在线段上,如图1

①根据题意补全图1(不要求尺规作图)

②判断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为线段的延长线上一点,如图2,且,补全图2,求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先阅读,再解答问题.

恒等变形,是代数式求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利用恒等变形,可以把无理数运算转化为有理数运算,可以把次数较高的代数式转化为次数较低的代数式.如当x时,求x2x+2的值,为解答这题,若直接把x代入所求的式中,进行计算,显然很麻烦.我们可以通过恒等变形,对本题进行解答.

方法一 将条件变形.因x,得x1.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变形为关于(x1)的表达式.

原式=x32x22x+2

[x2x1)﹣xx1)﹣3x]+2

[xx123x]+2

3x3x+2

2

方法二 先将条件化成整式,再把等式两边同时平方,把无理数运算转化为有理数运算.由x1,可得x22x20,即,x22x2x22x+2

原式=x2x+2)﹣x2x+2

x2+xx2x+2

2

请参以上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若a23a+10,求2a35a23+的值;

2)已知x2+,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教育局决定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某校团委组织八年级1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选拔赛,赛后对全体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分数段

频次

频率

A

60x<70

17

0.17

B

70x<80

30

a

C

80x<90

b

0.45

D

90x<100

8

0.08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表中a=___b=___

(2)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B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已知有四名同学均取得98分的最好成绩,其中包括来自同一班级的甲、乙两名同学,学校将从这四名同学中随机选出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抛物线轴于A(﹣3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的横坐标为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点,求MA+MB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

3)求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BC于点D,过点DEF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5BC=6,求D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长、宽均为3,高为8的长方体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6,绕底面一棱长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触到容器口边缘,图2是此时的示意图,则图2中水面高度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府新区某校数学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对一个数学问题作如下探究:

1)问题发现: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P是边BC上任意一点,连接AP,以AP为边作等边△APQ,连接CQ.求证:BP CQ

2)变式探究:如图2,在等腰△ABC中,ABBC,点P是边BC上任意一点,以AP为腰作等腰△APQ,使AP PQAPQ ABC,连接CQ.判断∠ABC和∠AC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DBC中,点P是边BC上一点,以AP为边作正方形 APEFQ是正方形APEF的中心,连接CQ.若正方形APEF的边长为6,求正方形ADBC的边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