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为矩形,如图1,点坐标为,点坐标为,已知满足.
(1)求的值;
(2)①如图1,分别为上一点,若,求证:;
②如图2,分别为上一点,交于点. 若,,则___________
(3)如图3,在矩形中,,点在边上且,连接,动点在线段是(动点与不重合),动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连接交于点,作于. 试问:当在移动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m=5,n=5;(2)①见解析;②;(3)当P、Q在移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它的长度为.
【解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①作辅助线,构建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COE≌△CNQ和△ECP≌△QCP,由PQ=PE=OE+OP,得出结论;
②作辅助线,构建平行四边形和全等三角形,可得平行四边形CSRE和平行四边形CFGH,则CE=SR,CF=GH,证明△CEN≌△CE′O和△E′CF≌△ECF,得EF=E′F,设EN=x,在Rt△MEF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EN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CE,则SR与CE相等,问题得解;
(3)在(1)的条件下,当P、Q在移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求出MN的长即可;如图4,过P作PD∥OQ,证明△PDF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得:DM=FD,证明△PND≌△QNA,得DN=AD,则MN=AF,求出AF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解:(1)∵,
∴n5=0,5m=0,
∴m=5,n=5;
(2)①如图1中,在PO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NQ=OE,
∵CN=OM=OC=MN,∠COM=90°,
∴四边形OMNC是正方形,
∴CO=CN,
∵∠EOC=∠N=90°,
∴△COE≌△CNQ(SAS),
∴CQ=CE,∠ECO=∠QCN,
∵∠PCQ=45°,
∴∠QCN+∠OCP=90°45°=45°,
∴∠ECP=∠ECO+∠OCP=45°,
∴∠ECP=∠PCQ,
∵CP=CP,
∴△ECP≌△QCP(SAS),
∴EP=PQ,
∵EP=EO+OP=NQ+OP,
∴PQ=OP+NQ;
②如图2中,过C作CE∥SR,在x轴负半轴上取一点E′,使OE′=EN,得平行四边形CSRE,且△CEN≌△CE′O,则CE=SR,
过C作CF∥GH交OM于F,连接FE,得平行四边形CFGH,则CF=GH=,
∵∠SDG=135°,
∴∠SDH=180°135°=45°,
∴∠FCE=∠SDH=45°,
∴∠NCE+∠OCF
∵△CEN≌△CE′O,
∴∠E′CO=∠ECN,CE=CE′,
∴∠E′CF=∠E′CO+∠OCF=45°,
∴∠E′CF=∠FCE,
∵CF=CF,
∴△E′CF≌△ECF,
∴E′F=EF
在Rt△COF中,OC=5,FC=,
由勾股定理得:OF=,
∴FM=5=,
设EN=x,则EM=5x,FE=E′F=x+,
则(x+)2=()2+(5x)2,
解得:x=,
∴EN=,
由勾股定理得:CE=,
∴SR=CE=;
(3)当P、Q在移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理由:如图3中,过P作PD∥OQ,交AF于D.
∵OF=OA,
∴∠OFA=∠OAF=∠PDF,
∴PF=PD,
∵PF=AQ,
∴PD=AQ,
∵PM⊥AF,
∴DM=FD,
∵PD∥OQ,
∴∠DPN=∠PQA,
∵∠PND=∠QNA,
∴△PND≌△QNA,
∴DN=AN,
∴DN=AD,
∴MN=DM+DN=DF+AD=AF,
∵OF=OA=5,OC=3,
∴CF=4,
∴BF=BCCF=54=1,
∴AF=,
∴MN=AF=,
∴当P、Q在移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它的长度为.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根据实际需要,从某时刻开始的2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4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
(1)当2≤x≤6时,求y与x的表达式;
(2)请将图象补充完整;
(3)从进水管开始进水起,求该容器内的水量不少于7.5升所持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刚进行赛跑训练,他们选择了一个土坡,按同一路线同时出发,从坡脚跑到坡顶再原路返回坡脚.他们俩上坡的平均速度不同,下坡的平均速度则是各自上坡平均速度的1. 5倍.设两人出发x min后距出发点的距离为y m.图中折线段OBA表示小明在整个训练中y与x的函数关系,其中点A在x轴上,点B坐标为(2,480).
(1)点B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2)求出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小刚上坡平均速度是小明上坡平均速度的一半,那么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是正整数,且),在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是的最佳分解,并规定.
例如:18可以分解成,,,因为,所以是18的最佳分解,所以.
(1)如果一个正整数是另外一个正整数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是完全平方数.
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总有;
(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9,那么我们称这个为“求真抱朴数”,求所有的“求真抱朴数”;
(3)在(2)所得的“求真抱朴数”中,求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1),B(0,3),C(0,1)
(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1;
(2)分别连结AB1、BA1后,求四边形AB1A1B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已知点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结,求的面积;
(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时的取值范围是 ;
(4)直接写出:为轴上一动点,当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点的坐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廷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是∠BAC的平分线
②∠ADC=60°
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④若AD=2d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1dm
⑤S△DAC:S△DAB=1:2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