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1,0)和点B(5,0).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该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C、D两点,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x轴下方,直线PM∥y轴,分别与x轴和直线CD交于点M、N.
①连结PC、PD,如图1,在点P运动过程中,△PCD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②连结PB,过点C作CQ⊥PM,垂足为点Q,如图2,是否存在点P,使得△CNQ与△PBM相似?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①;②存在,(2,)或(,).
【解析】
试题(1)由A、B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2)①可设出P点坐标,则可表示出M、N的坐标,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C、D的坐标,过C、D作PN的垂线,可用t表示出△PCD的面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其最大值;
②当△CNQ与△PBM相似时有或两种情况,利用P点坐标,可分别表示出线段的长,可得到关于P点坐标的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
试题解析:(1)∵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1,0)和点B(5,0),
∴,解得
∴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2)①∵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x轴下方,
∴可设P(t,)(1<t<5),
∵直线PM∥y轴,分别与x轴和直线CD交于点M、N,
∴M(t,0),N(t,),
∴PN=.
联立直线CD与抛物线解析式可得,解得或,
∴C(0,3),D(7,),
分别过C、D作直线PN的直线,垂足分别为E、F,如图1,
则CE=t,DF=7﹣t,
∴S△PCD=S△PCN+S△PDN=PN·CE+PNDF=PN=,
∴当t=时,△PCD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②存在.
∵∠CQN=∠PMB=90°,
∴当△CNQ与△PBM相似时,有或两种情况,
∵CQ⊥PM,垂足为Q,
∴Q(t,3),且C(0,3),N(t,),
∴CQ=t,NQ=﹣3=,
∴,
∵P(t,),M(t,0),B(5,0),
∴BM=5﹣t,PM=0﹣()=,
当时,则PM=BM,即,解得t=2或t=5(舍去),此时P(2,);
当时,则BM=PM,即5﹣t=(),解得t=或t=5(舍去),此时P(,);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P(2,)或(,).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
(2)请在y轴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
(3)试探究: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P,C为顶点,AC为直角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且AE=CF.
(1)求证:AF=BE,并求∠FPB的度数;
(2)若AE=2,试求AP·AF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F是AM上一点,EF⊥AM,垂足为F,交AD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
(1)求证:△ABM∽△EFA;
(2)若AB=12,BM=6,F为AM的中点,求DN的长;
(3)若AB=12,DE=1,BM=5,求DN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
(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方格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的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旋转90°后得△A2B2C2,画出△A2B2C2的图形并写出B2的坐标;
(3)把△ABC以点A为位似中心放大,使放大前后对应边的比为1∶2,画出△AB3C3的图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1,1),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y上,过点C作CE∥x轴交双曲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
A. 2.5B. 3C. 3.5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作DE⊥BC于点F,连接EF,求证:
(1)△ADE≌△CDF;
(2)若∠A=60°,AD=4,求△EDF的周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