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正方形ABCD,点M边AB的中点.
(1)如图1,点G为线段CM上的一点,且∠AGB=90°,延长AG、BG分别与边BC、CD交于点E、F.

①求证:BE=CF;
②求证:BE2=BCCE.
(2)如图2,在边BC上取一点E,满足BE2=BCCE,连接AE交CM于点G,连接BG并延长CD于点F,求tan∠CBF的值.

【答案】
(1)

解: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BCF=90°,

∴∠ABG+∠CBF=90°,

∵∠AGB=90°,

∴∠ABG+∠BAG=90°,

∴∠BAG=∠CBF,

∵AB=BC,∠ABE=∠BCF=90°,

∴△ABE≌△BCF,

∴BE=CF,

②∵∠AGB=90°,点M为AB的中点,

∴MG=MA=MB,

∴∠GAM=∠AGM,

又∵∠CGE=∠AGM,∠GAM=∠CBG,

∴∠CGE=∠CBG,

又∠ECG=∠GCB,

∴△CGE∽△CBG,

= ,即CG2=BCCE,

由∠CFG=∠GBM=∠BGM=∠CGF得CF=CG,

由①知BE=CF,

∴BE=CG,

∴BE2=BCCE;


(2)

解:延长AE、DC交于点N,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

∴∠N=∠EAB,

又∵∠CEN=∠BEA,

∴△CEN∽△BEA,

= ,即BECN=ABCE,

∵AB=BC,BE2=BCCE,

∴CN=BE,

∵AB∥DN,

= =

∵AM=MB,

∴FC=CN=BE,

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BE=x,

由BE2=BCCE可得x2=1(1﹣x),

解得:x1= ,x2= (舍),

=

则tan∠CBF= = =


【解析】(1)①由正方形的性质知AB=BC、∠ABC=∠BCF=90°、∠ABG+∠CBF=90°,结合∠ABG+∠BAG=90°可得∠BAG=∠CBF,证△ABE≌△BCF可得;
②由RtABG斜边AB中线知MG=MA=MB,即∠GAM=∠AGM,结合∠CGE=∠AGM、∠GAM=∠CBG知∠CGE=∠CBG,从而证△CGE∽△CBG得CG2=BCCE,由BE=CF=CG可得答案;(2)延长AE、DC交于点N,证△CEN∽△BEA得BECN=ABCE,由AB=BC、BE2=BCCE知CN=BE,再由 = = 且AM=MB得FC=CN=BE,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BE=x,根据BE2=BCCE求得BE的长,最后由tan∠CBF= = 可得答案.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以及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理解,了解测高: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通常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的原理解决;测距:测量不能到达两点间的举例,常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 ,当 时,y有最小值1,则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O的直径AB=12,P是弦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ABC=30°,过点P作PD⊥OP交⊙O于点D.
(1)如图2,当PD∥AB时,求PD的长;
(2)如图3,当 = 时,延长AB至点E,使BE= AB,连接DE. ①求证:DE是⊙O的切线;
②求P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其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理解
我们知道,1+2+3+…+n= ,那么12+22+32+…+n2结果等于多少呢?
在图1所示三角形数阵中,第1行圆圈中的数为1,即12 , 第2行两个圆圈中数的和为2+2,即22 , …;第n行n个圆圈中数的和为 ,即n2 , 这样,该三角形数阵中共有 个圆圈,所有圆圈中数的和为12+22+32+…+n2

(1)将三角形数阵经两次旋转可得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数阵,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数阵各行同一位置圆圈中的数(如第n﹣1行的第一个圆圈中的数分别为n﹣1,2,n),发现每个位置上三个圆圈中数的和均为 , 由此可得,这三个三角形数阵所有圆圈中数的总和为3(12+22+32+…+n2)= , 因此,12+22+32+…+n2=
(2)根据以上发现,计算: 的结果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解答题
(1)先化简,再求值:(x+1)2+x(2﹣x),其中x=
(2)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计算下列各题
(1)计算:| |+( 1﹣2cos45°
(2)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BO的边AB垂直与x轴,垂足为点B,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AO的中点C,且与AB相交于点D,OB=4,AD=3,
(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
(2)求cos∠OAB的值;
(3)求经过C、D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 +n的顶点P在直线y=﹣x+4上,与y轴交于点C(点P、C不与点B重合),以BC为边作矩形BCDE,且CD=2,点P、D在y轴的同侧.
(1)n=(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纵坐标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P在矩形BCDE的边DE上,且在第一象限时,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设矩形BCDE的周长为d(d>0),求d与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4)直接写出矩形BCDE有两个顶点落在抛物线上时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