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B=60°,AC=3,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
(1)求证:AP是⊙O的切线;
(2)求PD的长.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连接OA,由∠B=60°,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AOC的度数,又由OA=OC,即可求得∠OAC与∠OCA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AOP的度数,又由AP=AC,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P,则可求得∠PAO=90°,则可证得AP是⊙O的切线;
(2)由CD是⊙O的直径,即可得∠DAC=90°,然后利用三角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得PD的长.
(1)证明:连接OA.
∵∠B=60°,
∴∠AOC=2∠B=120°,
又∵OA=OC,
∴∠ACP=∠CAO=30°,
∴∠AOP=60°,
∵AP=AC,
∴∠P=∠ACP=30°,
∴∠OAP=90°,
∴OA⊥AP,
∴AP是⊙O的切线,
(2)解:连接AD.
∵CD是⊙O的直径,
∴∠CAD=90°,
∴AD=ACtan30°=3×=,
∵∠ADC=∠B=60°,
∴∠PAD=∠ADC﹣∠P=60°﹣30°=30°,
∴∠P=∠PAD,
∴PD=AD=.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15 B. 16 C. 17 D. 15或16或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小明同学5次数学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0分,中位数是91分,众数是94分,则两次最低成绩之和是( )
A. 165分 B. 168分 C. 170分 D. 17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的一点,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点P表示的数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