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转化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即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1)请你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下面星形图(1)中∠A+∠B+∠C+∠D+∠E的度数;

(2)若对图(1)中星形截去一个角,如图(2),请你求出∠A+∠B+∠C+∠D+∠E+∠F的度数;

(3)若再对图(2)中的角进一步截去,你能由题(2)中所得的方法或规律,猜想图3中的∠A+∠B+∠C+∠D+∠E+∠F+∠G+∠H+∠M+∠N的度数吗?只要写出结论,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180°;(2)360°;(3)1080°.

【解析】

(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D+∠E的度数;
(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可得∠A+∠B+∠C+∠D+∠E+∠F的度数;
(3)根据图中可找出规律∠A+∠B+∠C+∠D+∠E=180°,并且每截去一个角则会增加180度,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1)∵∠1=2+∠D=B+∠E+∠D,∠1+∠A+∠C=180°

∴∠A+∠B+∠C+∠D+∠E=180°

2))∵∠1=2+∠F=B+∠E+∠F,∠1+∠A+∠C+∠D=360°

∴∠A+∠B+∠C+∠D+∠E+∠F=360°

3)根据图中可得出规律∠A+∠B+∠C+∠D+∠E=180°,每截去一个角则会增加180度,

所以当截去5个角时增加了180×5度,

则∠A+∠B+∠C+∠D+∠E+∠F+∠G+∠H+∠M+∠N=180×5+180=10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5)、Q(m,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点Q为图象上的动点,过点Q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两垂线相交于点E,随着m的增大,四边形OCQD与四边形OAPB不重合的面积变化为( )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2)ABBC+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叠放,已知AC=BC=+1D=60°,则两条斜边的交点E到直角边BC的距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如图,为了躲避台风,一轮船一直由西向东航行,上午点,在处测得小岛的方向是北偏东,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继续向东航行,中午点到达处,并测得小岛的方向是北偏东,若小岛周围海里内有暗礁,问该轮船是否能一直向东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BC的顶点B、C分别为B(0,﹣4),C(2,﹣4).

(1)请在图中标出△OBC的外接圆的圆心P的位置,并填写:圆心P的坐标为

(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OB1C1

(3)(2)的条件下,求出旋转过程中点C所经过分路径长(结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抛掷一枚硬币的某次实验的结果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抛掷次数是100时,计算机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是47,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47

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抛掷次数为150时,“正面向上”的频率一定是0.45

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①②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y

﹣6

0

4

6

6

从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少个

①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2,0);

②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6);

③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

⑤在对称轴左侧,yx增大而减少.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点,点分别为线段上的一点,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连结

1)当与点重合时,求的长.

2)当时,求的面积.

3)①比较的面积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当的面积为6时,求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