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如图1,直线M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EF,∠1与∠2互补.

(1)试判断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EPCD交于点G,点HMN上的一点且GHEG.求证:PFGH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CFE互补,所以易证AB∥CD;
(2)根据(1)中平行线的性质推知°;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得∠EPF=90°,即EG⊥PF,故结合已知条件GH⊥EG,易证PF∥GH.

:(1)AB∥CD;
理由:如图1,∵∠1与∠2互补,
∴∠1+∠2=180°.
又∵∠1=∠AEF,∠2=∠CFE,
∴∠AEF+∠CFE=180°,
∴AB∥CD;
(2)如图2,由(1)知,AB∥CD,
∴∠BEF+∠EFD=180°.
又∵∠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FEP+∠EFP= (∠BEF+∠EFD)=90°,
∴∠EPF=90°,即EG⊥PF.
∵GH⊥EG,
∴PF∥G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BOC=2AOB,OD平分∠AOC,BOD=20°,则∠AOB等于(  ).

A. 50° B. 40° C. 30°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学楼顶总D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
(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

(1)求∠BCD的度数.
(2)求教学楼的高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模型:如图1,已知ABCAC=BCC=90°,顶点C在直线l上.

实践操作:过点AADl于点D,过点BBEl于点E,求证:CADBCE

模型应用:(1)如图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4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将直线l1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l2.求l2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86),作BAy轴于点A,作BCx轴于点C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Qa2a﹣6)位于第一象限内.问点APQ能否构成以点Q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A.袋子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是黄球
B.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
C.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
D.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友情提示:∠A=60°,∠D=30°,∠E=∠B=45°.

(1)①若∠DCB=45°,则∠ACB的度数为   

若∠ACB=140°,则∠DCE的度数为   

(2)(1)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ACE<9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当这两块三角尺有一组边互相平行时,请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把长方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C、OA分别与x轴,y轴重合,连接OB,将长方形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点A的位置,ABx轴交于D,若点B的坐标为(4,2),则点A的坐标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BC于点BDCBC于点CDE平分∠ADCBC于点E,点F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点,∠BAF=∠EDF

(1)求证:∠DAF=∠F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所有与∠CED互余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填空.

你能比较 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比较 ,且 为整数)的大小.然后从分析 的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1)通过计算(可用计算器)比较下列(1)-(7)组两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 " "" ")

(1) ;(2) ;(3) ;(4) ;(5) ;(6) ;(7)

(2)归纳第(1)问的结果,可以猜想出 的大小关系;

(3)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出 的大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