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点、在双曲线上,轴于,轴于点,与交于点,是的中点.
(1)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的面积为,求该双曲线的解析式.
【答案】(1)菱形,理由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AD、CD、BC;AC⊥x轴于C,BD⊥y轴于点D,则AC⊥BD;设A(m,n),则mn=k,P(m,n),再确定B点坐标,进而说明PD=PB,AP=PC, 即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
(2)由△ABP的面积为3,知BPAP=6.由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知本题k=OCAC,再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P是AC的中点的条件,得出OC=BP,AC=2AP,从而完成解答.
解:(1) 四边形ABCD为菱形,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AD、CD、BC;AC⊥x轴于C,BD⊥y轴于点D,
∴AC⊥BD;
设A(m,n),则mn=k,P(m,n),
B点纵坐标为n,横坐标为 ,
∴PD=PB,
又∵AP=P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ABP的面积为·BP·AP=3,
∴BP·AP=6,
∵P是AC的中点,
∴A点的纵坐标是B点纵坐标的2倍,
又∵点A、B都在双曲线上,
∴B点的横坐标是A点横坐标的2倍,
∴OC=DP=BP,
∴|k| =OC·AC=BP·2AP=12.
又∵该函数图像在第二象限
∴k=-12
∴该双曲线的解析式是:.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直角坐标系内,己知,直线过,、关于的对称点分别为,请利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l)当与重合时,请在图中画出点位置,并求出的值;
(2)当都落在轴上时,请在图2中画出直线,并求出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开展“双剧进课堂”的活动,该校童威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按四个类别:表示“很喜欢”,表示“喜欢”,表示“一般”,表示“不喜欢”,调查他们对汉剧的喜爱情况,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次共抽取_________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扇形统计图中,类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估计该校表示“喜欢”的类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各类学生人数条形统计图各类学生人数扇形统计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1)如图1,取点M(1,0),则点M到直线l:y=x﹣1的距离为多少?
(2)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上的一个点,过点P分别作PM⊥x轴,作PN⊥y轴,记P到直线MN的距离为d0,问是否存在点P,使d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直线y=kx+m与抛物线y=x2﹣4x相交于x轴上方两点A、B(A在B的左边).且∠AOB=90°,求点P(2,0)到直线y=kx+m的距离最大时,直线y=kx+m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a,b为常数,且)与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点A(﹣2,1)、B(1,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结OA、OB,求△AOB的面积;
(3)直接写出当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次函数y=﹣2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顶点为(1,4)的抛物线经过点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C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C的横坐标为m,△ABC的面积为S.当m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并求S的最大值;
(3)在(2)的结论下,若点M在y轴上,△ACM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梅涅劳斯(Menelaus)是公元一世纪时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著有几何学和三角学方面的许多书籍.梅涅劳斯发现,三角形各边(或其延长线)被一条不过任何一个顶点也不与任何一条边平行的直线所截,这条直线可能与三角形的两条边相交(一定还会与一条边的延长线相交),也可能与三条边都不相交(与三条边的延长线都相交).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证明了著名的梅涅劳斯定理(简称梅氏定理):
设D,E,F依次是△ABC的三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上的点,且这三点共线,则满足.
这个定理的证明步骤如下:
情况①:如图1,直线DE交△ABC的边AB于点D,交边AC于点F,交边BC的延长线与点E.
过点C作CM∥DE交AB于点M,则,(依据),
∴=,
∴BEADFC=BDAFEC,即.
情况②:如图2,直线DE分别交△ABC的边BA,BC,CA的延长线于点D,E,F.
…
(1)情况①中的依据指: ;
(2)请你根据情况①的证明思路完成情况②的证明;
(3)如图3,D,F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D:DB=CF:FA=2:3,连接D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那么BE:C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边形 ABCD 中,E 为边 BC 上一点,F 为边 CD 上一点,且∠AEF=90°.
(1)如图 1,若 ABCD 为正方形,E 为 BC 中点,求证:.
(2)若 ABCD 为平行四边形,∠AFE=∠ADC,
①如图 2,若∠AFE=60°,求的值;
②如图 3,若 AB=BC,EC=2CF.直接写出 cos∠AFE 值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