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梓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他发现: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如图所示),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则这套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

(2)小梓选用了另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______

(3)小梓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密度大小无关”.

他的结论对不对?________为什么?_______

(4)由本实验可知,ρ____ρ.(选填:“>”或“<”或“=”)

【答案】 装置漏气 液体深度 U形中两液面的高度差 不对 没有控制压强计的探头在相同的深度

【解析】(1)漏气是造成按压橡皮膜时,液柱的高度不变的原因;(2)图2用的是同一杯水,液体密度一定,探头所处深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比较压强大小的;(3)①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来进行实验,应保持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②由图3知,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但在液体中的深度较小,由公式知:水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答案为: (1). 装置漏气 (2). 液体深度 (3). U形中两液面的高度差 (4). 不对 (5). 没有控制压强计的探头在相同的深度 (6).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丧失方向高,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中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反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2)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_____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

(3)如果图乙和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反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m;

(4)图丙中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

A. 静止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 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 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 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让大小不同的实心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并推动木块移动,如图甲所示.
(1)大小不同的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明选用大小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实验时,若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相同高度处滚下,推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小明发现水平面越光滑,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
(4)小红同学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没有其他同学的明显,认为是木块太重的原因造成的.为了验证猜测,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方案,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F/N

2

3

4

5

6

弹簧测力计读数F1/N

0.6

0.9

1.2

1.5

1.8

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运动员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箭头表示实心球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立即静止

B. c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

C. d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 e点实心球静止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恒顺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横粱平衡.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_(选填“左”或“右”)盘,往另一盘增减砝码时要使用___

(3)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

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_cm3,陈醋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小王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陈醋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6)小明针对(4)中小王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7)因此小明对小王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用记号笔在烧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烧杯内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

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干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

④则陈醋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小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小斌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调节(选填:“上”或“下”).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6)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用足够深的、底部互相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所示,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3:2。现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1 :2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两容器中的水将 ( )

A. A容器流向B容器 B. B容器流向A容器

C. 保持静止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2)结合甲、乙两图,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改进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