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B. 液氨用作制冷剂

C. 氢氟酸刻蚀玻璃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A. 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A错误;B. 液氨用作制冷剂发生的是状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正确;C. 氢氟酸刻蚀玻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错误;D. 生石灰作干燥剂过程中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无色透明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Mg2+ClSO42﹣ B. K+Mg2+CO32﹣Cl

C. Na+Ba2+HCO3OH D. K+Cu2+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1mol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I。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II、III、IV。

A

B

C

I

0.050mol·L1

0.050mol·L1

0.050mol·L1

II

0.070mol·L1

0.070mol·L1

0.098mol·L1

III

0.060mol·L1

0.060mol·L1

0.040mol·L1

IV

0.080mol·L1

0.080mol·L1

0.12mol·L1

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I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B. II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C. III只是升高温度,则与I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 IV组实验数据的得出,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盐既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得到,也可以通过金属与单质反应得到的是

A. FeCl3 B. FeCl2 C. MgCl2 D. 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 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 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钠的性质后,用小刀切割了一小块钠,然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发现瓶壁上有黑色固体附着,下面是该兴趣小组的几点推测,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黑色固体是碳

B. 钠在燃烧时只发生了一个反应

C. 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镁前面,所以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已知:2Mg+CO22MgO+C)

D. 钠保存在煤油中,可能滤纸没有完全吸干煤油,煤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HCO3

B. Mg比Al活泼,更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C.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D. 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常见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若该气体为化合物,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在同温同压下,相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112 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 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电极”是负极

B. “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

C. 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

D. 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