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CO(g)的燃烧热△H=-283kJ/mol,则2CO2(g)=2CO(g)+O2(g)ΔH=+566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H2

【答案】C

【解析】

AH2O2燃烧是放热反应,H0,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3.6kJ/mol,故A错误;

BH0,可知反应吸热,说明石墨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CO(g)+O2(g)=CO2(g)H=-283kJmol-1,可知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kJmol-1,故C正确;

D.物质的量相同的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焓变为负,则H1H2,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级Fe3O4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磁性材料,同时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微波吸收材料。納米级Fe3O4有多种不同制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下图是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流程。

(1)Fe3O4外铁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在空气中性质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实验室保存溶液B 时为了防止出现浑浊通常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写出该方法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际生产中为提高产率,起始所用FeSO4·7H2O FeCl3·6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原因是___________

II.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另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6)写出第2 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7)纳米Fe3O4投入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各电解质溶液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中:c(H)c(OH)c(SO42)

B.向稀氨水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中和:c(NH4)<c(Cl)

C.0.l mol·L1 Na2S溶液中:c(S2)c(HS)c(H2S)c(Na)

D.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蒸馏水:c(CH3COO)c(OH)都减小,c(OH)/c(CH3CO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CH4 CO2 都能与 H2O 形成笼状结构的水合物晶体,CH4 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已知:CO2g+nH2Ol=CO2·nH2OsH=-57.98 kJ·mol-1 CH4g+nH2Ol=CH4·nH2Os H=-54.49 kJ·mol-1 。则反应: CO2g+CH4·nH2Os = CH4g +CO2·nH2Os)的H=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在一定 条件下自发进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固定和利用 CO2 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利用 CO2 生产甲醇方法的反应原理:CO2g+3H2gCH3OHg+H2Og ΔH0。现将6mol CO2 8 mol H2 充入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 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实线所示。

①该反应在 08 min 时,H2 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v 正(a_____________v 正(d)(填“<”“>”“=”);CO2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值 _____________

②若起始反应物投料量不变,重新进行两次实验(每次仅改变某一条件),所测得 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中两条虚线。则 bcd 三点平衡常数: Kb______________Kc______________Kd)(填“<”“>”“=”)。

③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再充入 3 mol CO2 4 mol H2,达新平衡时,H2O 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3)如图为甲醇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2C6H5CHO + NaOH→C6H5CH2OH+C6H5COONa。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苯甲醛

苯甲醇

苯甲酸

水中

微溶

微溶

温度

溶解度

不溶

17

0.21 g

25

0.34 g

100

5.9 g

有机溶剂中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密度(20℃)/g·cm-3

1.0

1.0

1.3

0.9

沸点/

178

205

249

80

熔点/

26

-15

122

5.4

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实验流程及涉及的主要实验装置(部分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略)如下:

1)第①步所用装置(如图 1),用搅拌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仪器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采用沸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的馏分为_________;再进行第④步,操作如图 2 所示。图 2 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正确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水洗涤沉淀 X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沉淀 X 洗涤干净与否的操 作:______________

5)第⑥步经过滤、洗涤、干燥得苯甲酸产品,然后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 0.2440 g 苯甲酸样品于锥形瓶中,加 100 mL 蒸馏水溶解,再用 0.1000 mol·L-1 的标准 NaOH 溶液 进行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 NaOH 溶液的平均值为 19.20 mL,则苯甲酸样品的纯 度为_________ (质量百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铜屑、硝酸和硫酸的混酸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结合具体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将3 mol/L的硫酸(密度1.180g/cm3)与15mol/L的浓硝酸(密度1.400 g/cm3)按体积比51混合后冷却。

①计算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②取1g混酸,用水稀释至20.00mL,用0.5mol/L烧碱进行滴定,消耗标准烧碱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灼烧废铜屑:称量一定质量表面含油污的纯铜屑(铜含量为99.84%),置于坩埚中灼烧,将油污充分氧化后除去,直至铜屑表面均呈黑色。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比灼烧前增加了3.2 %

①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②固体中铜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溶解:称取2.064g固体,慢慢分批加入一定质量的混酸,恰好完全反应。列式计算产生NO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______________

(4)结晶:将反应后的溶液水浴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析出胆矾晶体。

①计算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②若最终得到胆矾晶体质量为6.400g,胆矾的产率为_________。(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发蓝是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完成下列填空:

(1)其技术过程中有如下的化学方程式:

____Fe+____NaNO2+____NaOH____Na2FeO2+____H2O+____NH3

6Na2FeO2 + NaNO2 + 5H2O =3Na2Fe2O4 + NH3↑ + 7NaOH

Na2FeO2 + Na2Fe2O4 + 2 H2O = Fe3O4 + 4 NaOH

试配平方程式①,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甲同学:该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问题

乙同学:只要是有NaNO2 参与的反应,它都是充当氧化剂角色的

丙同学:每一步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可归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3)若整个过程共获得67.2升氨气(标况下)则电子转移________mol

(4)若获得1mol Fe3O4,则反应过程中NaOH的量将多________(填消耗产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各图中,表示2Ag)+Bg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ONO2是大气污染物,但只要合理利用,NONO2也是重要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合成。已知:N2H2生成NH3的反应为:N2(g)+H2(g)NH3(g) ΔH=-46.2kJ·mol-1

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HNHNH+HNH2NH2+HNH3

脱附:NH3NH3(g)

其中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则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2NH3还原法可将NO还原为N2进行脱除。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ΔH1=-1530kJ·mol-1

N2(g)+O2(g)=2NO(g) ΔH2=+180kJ·mol-1

写出NH3还原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

3)亚硝酰氯(ClNO)是合成有机物的中间体。将一定量的NOCl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Cl2(g)2ClNO(g) H0。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X,测得NO的转化率α(NO)X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条件X可能是__(填字母代号)

a.温度 b.压强 c. d.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5mol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746.5kJmol-1,如图甲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曲线图。

①温度T1__T2(填)。

②若反应在D点达到平衡,此时对反应进行升温且同时扩大容器体积使平衡压强减小,则重新达到平衡时,D点应向图中AG点中的__点移动。

③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NO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乙所示。温度低于200℃时,图中曲线I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a__(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其理由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