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A. CuCuSO4Cu(NO3)2

B. CuCuOCu(NO3)2

C. CuCu(NO3)2

D. CuCu(NO3)2

【答案】B

【解析】

A.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CuSO4+Ba(NO3)2=BaSO4↓+Cu(NO3)2,该过程中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且浪费浓硫酸,所以不符合条件,故不选A;

B. 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CuO+2HNO3=Cu(NO3)2+H2O,该反应中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且能节约硝酸,所以符合条件,故选B;

C. 3Cu+8HNO3=3Cu(NO3)2+2NO↑+4H2O,NO有毒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符合条件,故不选C;

D.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NO2有毒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符合条件,故不选D。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实验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实验结论

A

浓硝酸

铜片

淀粉—KI溶液

氧化性:NO2I2

B

稀硫酸

FeS

AgNO3AgCl浊液

Ksp(AgCl)Ksp(Ag2S)

C

浓氨水

CaO

紫色石蕊溶液

氨水呈碱性

D

稀盐酸

石灰石

BaCl2溶液

丙中生成BaCO3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容积固定的5 L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左侧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通过控制温度使其达到不同的平衡状态;右侧充入氮气,两侧温度保持相等。左侧中加入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3.25 mol1 mol;右侧中加入9 mol的氮气。左侧反应达到平衡时,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位置2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左侧开始反应时v>v,则5>x>1.75

B.若左侧开始反应时x1.75,则起始时vv

C.若左侧开始反应时x2,则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5%

D.若左侧开始反应时x1.65,则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新药——丁苯酞。有机物G是合成丁苯酞的中间产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合成丁苯酞的最后一步转化为:

,则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D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包括J),其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最多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5)参照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用和CH3MgBr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 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 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稀硫酸)来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如图所示。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A最好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KMnO4  B.H2O2  C.HNO3

(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__________范围之间。

(4)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除铁后得到的氢氧化铁可用次氯酸钾溶液在碱性环境将其氧化得到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处理剂(K2Fe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 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 2CO2(g)+6H2(g)CH4(g)+4H2O(g),正反应放热。在1L恒容密闭容器内,按n(CO2) n(H2)=13投料,测得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 “>”“=”“<" )0

②曲线b表示的物质为____ (填化学式),该物质在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保留2位小数)

(2)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理论上每有1mol CO2参加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测定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的含量,完成下列填空:

方案1: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HCO3-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操作步骤有:①称量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

1)实验时所需的定量实验仪器为___,判断是否达到恒重的标准是__

方案2:用0.100mol/L盐酸滴定。具体过程如图:

2)操作1所需要的仪器有__

3)操作2时选择的指示剂为甲基橙,当溶液___时,说明达到了操作2终点。为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通常的处理办法是__

4)操作2时若锥形瓶内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测定结果__;若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测定结果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用图中的数据,计算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

方案3:用稀盐酸将HCO3-转化为CO2,测定CO2的体积。

6)为保证读数的准确性并易于观察,实验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__(填字母编号)。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含有品红的硫酸溶液

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

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

___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