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H3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己知H3ApKa1pKa2pKa3分别为2712(pKa=-lg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前溶液pH值约为3

B.计量点1时,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到达计量点2时,溶液中存在c(Na)=c(H2A)+2c(HA2)+3c(A3)

D.到达计量点3时,微热溶液,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A.已知pKa1=2,则lgKa1=-2Ka1=10-2,由H3AH2A-+H+可知,未滴定前,Ka1=,则c(H+)=(10-1×10-2)=10-1.5,故A错误;

B.第一个计量点好完全反应生成NaH2A,此时溶液中H2A-的水解常数Kh===10-10<10-7,则H2A-的电离程度大于H2A-的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则不能使用酚酞作指示剂,而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故B正确;

C.到达计量点2时,恰好生成Na2HA,此时溶液中的HA2-的水解常数Kh2===10-7>10-12,所以,HA2-的电离程度小于HA2-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a)+c(H+)c(H2A)2c(HA2)3c(A3)+ c(OH-),所以,溶液中存在c(Na)c(H2A)2c(HA2)3c(A3),故C错误;

D.到达计量点3时,恰好生成Na3A,此时溶液中存在A3-的三级水解,且加热促进水解,即加热过程中c(A3-)减小,c(H2A)增大,则会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如图1),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如图2)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目的是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

2)图2中冷凝水应从__口进;

3)现设计分离以上粗产品的操作步骤如图3,已知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①为分液,请回答:试剂b__;分离方法③是__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4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有(写一点):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双选,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

CvCO2=vCO DcCO2=cCO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若起始时把Fe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②加压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为t℃时,在体积为10 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 mol H21.0mol I2(g)2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I2)=0.02mol·L-1。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①H2g+I2(g)2HI(g)2H2g+2I2g4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

B.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

C.反应速率用HI表示时,v(HI)0.008 mol·L-1·min-1

D.第二个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两个绝热恒容的密闭绝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s)+H2O(g)CO(g)+H2(g)

乙:CO(g)+H2O(g) 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

①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③各气体浓度相等;④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⑦vH2O):v(H2)=11;⑧容器内压强不变。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①③④⑥B.④⑤⑥⑦

C.④⑤⑧D.②④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均足量)(查阅资料获知,只有浓度小于1 mol·L-1的稀盐酸跟Na2CO3NaHCO3反应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区分开来,浓度较高则反应现象都是同样的剧烈),将两个各装有0.3gNaHCO3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上。将气球内的NaHCO3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气球大小(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Ⅰ∶Ⅱ________

3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凉,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推测: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正确不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

4)另一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测定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按下图所示安装装置,加入碳酸钠粉末,然后快速加入40mL1mol·L-1的稀盐酸,测量收集10mLCO2所用的时间。

①安装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该小组同学绘制产生CO2的速率如图所示,a点前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a点后速率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可采用CH3OHCO+2H2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COH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CH3OH* =CH3*OH*

B.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179.6 kJmol1

C.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HO*+ 4H* =CO*2H2g

D.CH3OH* = CO*2H2g H=65.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3H22NH3H<0)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

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

D.低温下合成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A

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

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离子半径:____(填大于小于

3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__形。

4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5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举一实例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元素的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