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工业上用CO2H2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 H1=-49.1 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 H2=-24.5 kJ·mol1

1)写出CO2(g)H2(g)转化为CH3OCH3(g)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二甲醚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电量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一种二甲醚氧气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2LNa2CO3溶液将4.66 g BaSO4(233 g/moL)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则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11Ksp (BaCO3)=1×1010]。(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二)向20 mL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5 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c(Cl)________

2A点的pH________

【答案】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7 kJ·mol-1 CH3OCH3 12e- + 16OH- = 2CO32- + 11H2O 0.11mol/L 0.2 mol·L1 1

【解析】

(一)(1)盖斯定律的应用;

2)燃料电池中负极为燃料失电子,正极为氧气得电子,写出电极反应式;

3)结合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数一起考虑;

(二)(1)根据图象知,当混合溶液pH=7时,说明酸中氢离子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计算氢离子浓度;当20mL时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据此计算硫酸根离子浓度,结合电荷守恒计算氯离子浓度;
(2)根据A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溶液的pH。

(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① CO2(g)+3H2(g)CH3OH(g)+H2O(g) △H1=-49.1 kJ·mol1;② 2CH3OH(g)CH3OCH3(g)+H2O(g) △H2=-24.5 kJ·mol1,2×①+②得出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7 kJ·mol-1

正确答案: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7 kJ·mol-1

(2)二甲醚氧气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正极为氧气,负极二甲醚,碱性环境下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 -12e- + 16OH- = 2CO32- + 11H2O;

正确答案:CH3OCH3 -12e- + 16OH- = 2CO32- + 11H2O。

(3)n(BaSO4)=4.66g/233 g/moL=0.02mol,BaSO4(233 g/moL)固体转化为BaCO3的化学方程式:

BaSO4(s)+ CO32-(aq)BaCO(s)+ SO42-(aq)

n(初)0.02 x 0 0

△n 0.02 0.02 0.02 0.02

n(末)0 x-0.02 0.02 0.02

= Ksp(BaSO4)./Ksp (BaCO3)= 1×10-11/(1×10-10)=1/10,可得x=0.22mol

C(Na2CO3)=0.22mol/2L=0.11mol/L。

正确答案:0.11。

(二)(1)由图象知,当pH=7时,消耗Ba(OH)2溶液体积为60mL,由于n(H+)=n(OH-),得c(H+)=0.05mol/L×0.06L×2/0.02L=0.3molL-1;当加入20mLBa(OH)2溶液时,硫酸根离子完全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得c(SO42-)=c(H2SO4)=0.05mol/L×0.02L/0.02L=0.05mol/L,20 mL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得c(Cl-)+2c(SO42-)=c(H+),c(Cl-)=c(H+)-2c(SO42-)=0.3molL-1-2×0.05mol/L=0.2molL-1
正确答案:: 0.2。
(2)A点c(H+)=(0.3mol/L×0.02L-2×0.05mol/L×0.02L)/0.04L=0.1mol/L,所以pH=1;
正确答案: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上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制得甲醇成品

()COH2CO2制备甲醇

CO2(g)+H2(g) COg)+H2O(g) H1

CO(g)+2H2 (g) CH3OH(g) H2

CO2(g)+3H2(g) CH3OH(g)+H2O(g) H3

1)已知: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

C.1100℃时,反应①的K可能为1.5

D.1000℃时,[c(CO2)·c(H2)]/[c(CO)·c(H2O)]约为0.59

2)比较H2_____H3(“>””)

3)现利用②和③两个反应合成CH3OH,已知CO可使反应的催化剂寿命下降若氢碳比表示为f[n(H2)-n(CO2)]/[n(CO)+n(CO2)],则理论上f_____时,原料气的利用率高,但生产中住往采用略高于该值的氯碳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 CO(g)+3H2(g) H1>0

(ii)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H2>0

在一定压强下,1 mol CH4(g)1 mol H2O(g)在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经历相同时间时,CO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曲线①中n(CO)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B.三种催化剂中,催化剂③的催化效果最好,所以能获得最高的产率

C.当温度低于700℃时的曲线上的点可能都没有到达平衡

D.若温度大于700℃时,C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500℃时,反应(1)在催化剂①的作用下到10mim时达到平衡,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1)在此状态下012分钟内反应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H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究表明,CO也可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制备甲醇,原理如图3所示。

1)产生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燃料电池应用很广,其工作原理如图4,写出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金属制品进行搞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村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村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衣时候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

a.NH3b.CO2c.NaOH d.HNO3

以铝村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村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因是

3)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 处。

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聚合物G可用于生产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H3CH2CH2Br + NaOHCH3CH2CH2OH + Na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分子式为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请写出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

4)写出由F生成聚合物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表来处理数据是发现科学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图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变化的直方图。图中元素a __b ____

2)下图表示元素的一种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情况,根据分析,该图纵坐标表示的是_________

3)下表给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a

K

Rb

Cs

原子半径/nm

0.152

0.089

0.082

0.077

0.075

0.074

0.071

0.186

0.227

0.248

0.265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______,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_____根据表中得出的规律比较Ca2+Cl-的半径大小:r(Ca2+)_____r(Cl-)(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植物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物质a____________,物质b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_______(填“Ⅰ”或“),该反应将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由①处转移至②处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若用HO培养该植物,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物质、过程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当吸入的CO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B. 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 CO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D. 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B.每生成1molCl2时转移2mol e-

C.KMnO4的还原性强于Cl2的还原性

D.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