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人站在电梯中的弹簧秤上,人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人和电梯一起以加速度a减速上升时(a<g),人对地板的压力FN=______.

由电梯正在减速上升,故处于失重状态,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地面支持力N,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N=ma
即:
mg-N=ma
解得:
N=m(g-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板的压力FN=N=m(g-a)
故答案为:m(g-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火车质量为5×105kg,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其中k=5×102kg/m.在火车从甲地开出向乙地直线运行的过程中,开始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3m/s2,则当速度达到36km/h时,火车牵引力的大小是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l0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为37°的斜面上,受到一水平的力F=140N的作用向上滑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取g=10m/s2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
(3)物体受到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轻滑轮与物体B相连.已知A的质量为1kg,B的质量为3kg,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把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
(1)释放B后,A的加速度大小.
(2)如斜面的质量为10kg,求B下降(未落地)时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增大时,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B.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D.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一质量m=2kg的木块受到F=14N的恒力作用,木块与B点左侧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与B点右侧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物体运动到B点撤去力F.以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木块在A点时t=0,通过装置测量木块的瞬时速度,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经过的时间(s)05101520253035
木块的瞬间速度(m/s)010.020.022.012.02.000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1、μ2
(2)AB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高度为h,此时弹簧长度L>h.现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地高度为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可看做质点的两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两端分别与A、B相连接,A和滑轮间的轻绳与桌面平行.现将A从静止释放,当B落地时,A还在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落地前的加速度a的大小;
(2)B落地前滑轮对轮轴的压力F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22分)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金属导轨固定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电阻不计,一根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3R 的金属棒两端放于导轨上,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棒与导轨的接触电阻不计。导轨下端连有阻值为2R的电阻和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且其电阻忽略不计。斜面上分布着宽度为a、间距为b的2014段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a>b)。金属棒初始位于OO′处,与第1磁场区域相距2a,金属棒由静止开始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使金属棒均能匀速通过每段匀强磁场区域,求第1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大小;
(2)在满足(1)情况下,求金属棒进入第3磁场区域时的速度v3大小和第2014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2014大小;
(3)现使2014段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均相同,当金属棒穿过各段磁场时,发现计算机显示出的电流I随时间t以固定的周期做周期性变化,请在答题纸上给定的坐标系中定性地画出计算机显示的I-t图(假设从金属棒进入第1段磁场开始计时,图中T为其周期)。
(4)在(3)的情况下,求整个过程中导轨下端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以及金属棒从第2014磁场区域穿出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