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1. 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
40.(3分)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速效氮肥,除作追肥以外,还有其它多种用途。如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可以调节苹果果树花量,用8%-12%的尿素水溶液喷洒桃和油桃,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尿素中碳、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00 g8%的尿素水溶液中含有尿素 g,
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1) (3分)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样品10克,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两组实验数据
|
反应前 |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
A组 |
玻璃管和固体样品的质量43.7g |
玻璃管和固体样品的质量41.3g |
B组 |
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g |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g |
试回答:(1)你认为,应当选择 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得结果为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39.(4分)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则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是 ,丙中盛放的试剂是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活塞 。
38.(8分)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
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连接仪器,并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
|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
|
有二氧化碳产生 |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
|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 。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 ℃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 ℃沸腾不分解;
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 。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37.(4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6.(2分)甲、乙两位同学在争论量筒的使用问题,甲同学说:使用量筒时如果没有平视,仰视使读取的数据比正确读数大,乙同学说:不对,仰视使读取的数据比正确读数小。为了说服对方,两人分别画了一个示意图(图9),你来做裁判,甲、乙两位同学谁的分析是对的 ,理由是
35.(5分)下列各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为 G为 (写化学式);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离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34.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点A表示
(2)有A、B、C三只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如图8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 ,此时B试管中溶液的状态 (填“饱和”或“不饱和”)
(3)20 ℃时,将40 g食盐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做的理由是 。
33.(3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做法)都蕴含着化学原理,请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1)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第一次使用前充满氮气
(2)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作灯火实验
(3)冬季供暖结束后,仍然让管道充满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