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现有H2 SO4、BaCl2、NaOH、Na2CO3、MgSO4、Ca(OH)2五种溶液和一种气体CO2,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9、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易错点点睛]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8、一种不纯的铁可能含有镁、铝、钙、铜杂质中的某几种。取该样品5.6克与足量
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克氢气,则这种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________。
[解析]若铁中只含镁、铝、钙中的一种,那么产生的H2质量一定大于0.2克;若所含杂质只有铜,因为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所得氢气一定小于0.2克,故铁中所含杂质不可能是镁、铝、铜、钙中的一种,只有当铁中含有杂质铜和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时,才能得到题中所说的0.2克氢气,所以,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铜。像这类推断题,其特点是既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又要根据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严密推理,才能顺利得到所求答案。
[易错点点睛]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要求全面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7、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解析]此类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是:通过题中描述的现象,确定某些物质或排除某些物质。由题中现象“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可知,粉末中可能有不溶固体或相互之间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组合(和和),一定不含硫酸铜;又根据题给信息“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可知,此白色沉淀中一定有,还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和,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故这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2);(3)。
[易错点点睛]此类题一般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分析这类题目时,头脑要冷静,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否则将陷在题目设计的迷宫中。
6、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可能组合有哪几种?(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由题中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反应后一定生成了和,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②,③。因此,水的来源只有一个,则气体A中必含有的来源有两个,则C和CO可能只含其中之一,也可能两者都含有。故气体A和黑色粉末B可能有三种组合:①A为,B为CuO和C;②A为和CO,B为CuO;③A为和CO,B为CuO和C。
[易错点点睛]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5、本题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化合物.
①A溶液和B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②c、D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③E、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每小题都有多种可能,只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1)①中化学方程式为: .
(2)C、D的化学式:C 、D ;
(3)③中涉及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
[解析]解此题的突破口在于反应(2)和(3)中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现象,从②即可推知C和D的混合溶液中有一物质与盐酸先反应后,另一物质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同理思考③,本题可选答案较多,应先确定C、D、E、F四种物质后,再确定A、B。
(①NaOH + HCl === NaCl+H2O (2)C为KOH、D为Na2CO3 (3) 2NaOH+H2SO4===Na2SO4+2H2O、 CuSO4+2NaOH===Cu(OH)2 + Na2SO4 )
[易错点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
4、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解析]其实该类题与前一类型一样,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现象特征。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之后又可推得E为KCl。另一个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D为“蓝色沉淀”,故可推得D为Cu(OH)2;再结合E为KCl,可推得C为CuCl2。然后在(3)中可推得B为HCl,在(1)中可推得A为CuO。
[易错点点睛]其实该类题与前一类型一样,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现象特征。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
3、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
|
A |
B |
C |
D |
E |
A |
|
↓ |
_ |
_ |
↓ |
B |
↓ |
|
↑ |
_ |
↓ |
C |
_ |
↑ |
|
_ |
_ |
D |
_ |
_ |
_ |
|
↓ |
E |
↓ |
↓ |
_ |
↓ |
|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__ B___C___ D___ E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⑴甲物质中的元素共有___种。
⑵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⑶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
|
[易错点点睛]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
1、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n为正整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碱 B. X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含氧酸钠盐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X为何种元素。因为n是电子层数,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质子数为1,这不是氢原子;当或3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7。质子数分别为7、17。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分别是氮元素和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都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表现为负价,不可能与离子结合成碱,但氯、氮两元素均可与氧元素结合形成含氧酸根原子团,跟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像B项中的。答案为A。
[易错点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