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07  4015  4021  4025  4031  4033  4037  4043  4045  4051  4057  4061  4063  4067  4073  4075  4081  4085  4087  4091  4093  4097  4099  4101  4102  4103  4105  4106  4107  4109  4111  4115  4117  4121  4123  4127  4133  4135  4141  4145  4147  4151  4157  4163  4165  4171  4175  4177  4183  4187  4193  4201  447348 

23.(12分)马来西亚盛产锡器(原料是锡、铜的合金,其中锡的质量分数在95%-98%之间。锡,S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第ⅣA族)。由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马来西亚生产的锡器不但外形美观,做工精致,而且密封性能非常好,可以长时间保存茶叶、酒等而不至变质。小燕同学今年暑假去马来西亚旅游时带回一些锡制茶叶罐,为了检验这些锡器的真伪,小燕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在锡器上刮取少量锡,用分析天平称得质量为0.589g;

⑵将0.589g锡全部溶于稀盐酸;

⑶向⑵中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

⑷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⑶中生成的Fe2+

问题I:写出第⑵、⑶步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⑵步    ;第⑶步   

问题II:第⑷步中K2Cr2O7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mol·L-1,用去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16.00mL。小燕所购回的锡器是真的吗?(如有需要,可参考本试卷中的有关信息)

试题详情

22.(10分)M为一种常见的液体试剂。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淡黄色粉末和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固体乙是硫化铝,则:

①C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是     

②H溶解于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若白色沉淀D不能溶解于A溶液,气体C能使湿润的试纸变蓝,则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试题详情

21.(11分)如图23-1,将2 mol SO2

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图23-1
 
在T1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ΔH<0。           

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

总物质的量为2.1 mol。  

试回答:

图23-2
 
⑴在图23-2中作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到t0时的变化曲线;

⑵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 >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 (T2>T1),反应在t3 时间时(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 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______2.1 mol(填“<”、“>”或“=”)。

⑶若起始时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和x mol SO3,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的值为_____; 

试题详情

20.(10分)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

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质子的化合物,C和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两种元素的单质和

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⑴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  

写出转化关系图中已确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以下四个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一步确定第四种元素,但其中一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与其余三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不同,这个条件是      ;

A.化合物甲与丙、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B.化合物甲、乙、丙都是无色物质,其中只有甲有刺激性气味

C.通常情况下乙和丁不发生反应,若将乙、丁、单质C混合,立即发生化合反应。

D.单质C和化合物丁不能共存。

依据该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⑶按⑵中的另外三个补充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丙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8分)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

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

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l: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χ
I:2.5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⑴纵观各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谈谈你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理解:     ;⑵预测Te元素χ的值     

⑶你认为Linus Pauling提出电性的概念是确定化合物中原子哪种能力的相对大小?  

⑷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这两种元素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lBr3的形成过程      

试题详情

18.(12分)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

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

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平:  MnO4+  C2O42+  H+  Mn2++  CO2↑+  H2O

⑵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①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⑶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选填“能”或“否”)。若回

答“能”,请给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试说明原因  ② 

⑷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试题详情

17.(10分)请按要求填空

 ⑴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②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水中后迅速熔成小球,不停地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③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固体;

④向可能含有SO42、SO3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再加入Ba(NO3)2溶液,可检验SO42的存在;

⑤蒸发NaCl溶液以得到NaCl固体时,不必将溶液蒸干;

⑥向100℃时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以制备

Fe(OH)3胶体;

⑦如右图,可观察到灵敏检流计的指针偏转;

⑧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和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 

液的现象相同。

⑵现有0.1mol·L-1的纯碱溶液,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其

正确的操作是  ①  。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  ②  之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

的实验方案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试题详情

16.铁氧体(Fe3O4)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72离子还原为Cr3+离子,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O·Fe2O3)的复合氧化物·。若处理含1 mol Cr2O72的废水至少需要加入10mol FeSO4·7H2O,则

A.x=1,y=4,z=6  

B.x=0.5,y=1.5,z=8.5

C.x=2,y=4,z=6

D.x=2,y=6,z=4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试题详情

15.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

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0.005mol/(L·min)

B.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

20min钟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钟                   时,分离出0.1mol的氨气

D.在25min钟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

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

试题详情

14.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一种三角锥形分子M和一种盐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氨气和氟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

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M

C.M是极性分子,其还原性比NH3

D.N中只有一种化学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