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035  435043  435049  435053  435059  435061  435065  435071  435073  435079  435085  435089  435091  435095  435101  435103  435109  435113  435115  435119  435121  435125  435127  435129  435130  435131  435133  435134  435135  435137  435139  435143  435145  435149  435151  435155  435161  435163  435169  435173  435175  435179  435185  435191  435193  435199  435203  435205  435211  435215  435221  435229  447348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喝彩   恰如其分  自诩  不容置喙

 B  镂刻   剑拨弩张  销赃  以逸待劳

 C  震慑   燃眉之急  焕散  臭名昭著

 D  挑衅   潸然泪下  誊写  运筹帷幄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剽(piāo)窃   邮戳(chuō)   草菅(jiān)人命

 B  蓓(bèi)蕾   呷(xiā)茶    恃(shì)才傲物

 C  瑕疵(cī)   炭疽(zǔ)    啼饥号(háo)寒

 D  执著(zhuó)  股肱(gōng)   枕戈(gē)待旦

试题详情

9.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 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 《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 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成年人的孤寂与忧伤。

试题详情

8.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于上海

   A.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

   B. 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C. 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性的意象组成。

试题详情

7. 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歌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 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 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那就是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D. 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沙白的《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而余光中的《枫叶》没有压韵。

试题详情

6. 对沙白的《红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 诗歌开头用一个“风”和一个“掷”字,写出秋风尽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色图,从这图景里看不出诗人的爱憎。

   B. 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了,并点明对这些景物有独特的感受。

   C. 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 最后一句虚实兼备,既写出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暗喻了作者经受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试题详情

5. 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霜齿一咬/噢,那样轻轻/就咬出一掌血来

   A. 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 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 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 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试题详情

2. 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 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 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 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 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