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句末可以添加“耳”字的是哪一句?(2分) [ ] A.祸至而不能见,亡无日。 B.子其勉之,吾不复见子。 C.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又何足法。 D.爱其山水,而道远,岁一至。
4.指出下列句子里异读字归类正确的一组:(2分) [ ] ①周景王之无射也 ②可汗大点兵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⑤乃使其从者衣褐 ⑥五万兵难卒合 ⑦陛下善将将 ⑧蜀山兀,阿房出 ⑨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⑧/③⑥⑨/④⑤⑦ C.①③⑤/②④⑧/⑤⑥⑦ D.①④⑧/③⑥⑨/②⑤⑦
3.比较加黑字的意义,各找出相同的两项:
(1)意a.何意致不厚 b.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c.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d.吾意久怀忿 ( )与( ) e.方首,长胫,意似良 ( )与( )
(2)则a.手裁,则又超忽而跃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d.天其身也,则耻师焉 ( )与( ) e.临视,则虫集冠上 ( )与( )
2.下列两组句中各选出加黑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句:(2分) [ ] (1)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敛赀财以送行 C.然后以六合为家 D.无从致书以观
(2)A.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因河为池 C.撰长书以为贽 D.如姬为公子泣
1.下列加黑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1)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B.(1)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1)金就砺则利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 ] A.前四句表面炫耀每天朝见国君的盛况,实际表露出无聊的生活与苦闷的心情。 B.“白发悲花落”,为虚度年花而叹息;“青云羡鸟飞”,还想展翅高飞,大有作为。 C.“圣朝无阙事”是反语,意含讽刺。 D.这首诗写得曲折隐晦,寓贬于褒,表面颂扬朝政,实际抒发内心的忧愤。
1.对这首唐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5分) [ ] A.诗题《寄左省杜拾遗》中的“杜拾遗”,即任“左拾遗”(谏官)的杜甫。“在拾遗”属门下省,故称“左省”。作者在中书省任“右补阙”(谏官),岑、杜既为同僚,也是诗友,因而“寄”诗以相慰。 B.首联中的“丹陛”与“紫微”都借指国君的宫殿,“曹”是古代的官署。 C.颔联中的“天仗”,是国君的仪仗队,“御香”是宫殿里燃烧的香。 D.尾联中“阙事”的阙“遗缺”,即缺点或错误。“谏书”的“谏”指进宫献策的意思。
18.下列是对一首元曲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 ]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本文作者杨果,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之五年始出为官。这支小令以婉曲的语言抒发故国兴亡的感情。 A.开头两句写采莲人划着一叶小舟摇荡而过,散发着民歌的芬芳,为全曲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B.中间三句,“独卧江楼”是为的“寻梦”,“夜如何”是“惊梦”后的发问。句意奇峭生动,给人以遐想。 C.末尾三句,由现实回到过去,揭露当朝统治的腐败,并用“司马泪痕”这 一典故,抒发诗人“论落天涯”的感慨。 D.这首小令共三层意思:首层两句是全曲发出的信息量的枢纽;二层以反衬倒装写法,勾联首尾两层,悲喜交错;三层破题,点明旨意。
17.《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列对画线的诗句中类似“闹”字那样精采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5分) [ ] 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②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④风帆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A①弄,②极,③别,④一 B①起,②舒,③惊,④一 C①弄,②舒,③惊,④点 D①起,②极,③别,④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