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 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mL |
盐酸的体积/mL |
溶液的pH |
① |
22.00 |
0.00 |
8 |
② |
22.00 |
18.00 |
7 |
③ |
22.00 |
22.00 |
6 |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A.3 B.4 C.5 D.6
解析:本题考查了pH的综合计算和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Ba(OH)2溶液的pH=8,即a=8,再根据a+b=12,则b=4,该温度下KW=10-12 mol2·L-2;当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6,即加盐酸的体积为22.00 mL时,恰好完全中和,根据c(H+)×22.00 mL=c(OH-)×22.00 mL,又c(OH-)=10-4 mol/L,则盐酸c(H+)=10-4 mol/L,pH=4,即c=4。
答案:B
3.(2008·全国理综Ⅱ,9)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解析:设NaOH和HCl溶液的浓度都为x。根据反应后溶液的pH=12显碱性列计算式。
=c(OH-)=10-2 mol/L,解之得x=0.05 mol/L。
答案:C
2. 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 mol·L-1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和酸的相对强弱等问题。由于c(HCOOH)=c(CH3COOH)=0.10 mol·L-1时,甲酸中的c(H+)等于乙酸中c(H+)的3倍,故甲酸的酸性强于乙酸的酸性。又因pH(a)>pH(CH3COOH)>pH(b)即溶液a的c(H+)<0.10 mol·L-1 ,CH3COOH的c(H+)<溶液b的c(H+),所以a的浓度小于乙酸的浓度,但无法确定乙酸与b的浓度的相对大小(因HCOOH酸性>CH3COOH酸性)。
答案:A
1.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根据定义式可看出:中性溶液中c(H+)=c(OH-),AG=0;酸性溶液,AG>0; 碱性溶液,AG<0。前三项均错,AG=lg=lg=lg[c(H+)]2+14=2lgc(H+)+14=2(7-pH)。
答案:D
12.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
25 |
t1 |
t2 |
水的离子积常数(mol2·L-2) |
1×10-14 |
a |
1×10-12 |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__________1×10-14 mol2·L-2(填“>”、“<”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5×10-4 mol/L,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__。
(3)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解析:(1)25<t1<t2,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c(H+)=c(OH-)>1×10-7 mol/L,
所以KW>1×10-14 mol2·L-2。
(2)Na2SO4溶液中c(Na+)=2×5×10-4 mol/L=1×10-3 mol/L,稀释10倍后,
c(Na+)=1×10-4 mol/L,此时溶液为中性,c(OH-)=1×10-7 mol/L,
所以c(Na+)∶c(OH-)=10-4 mol/L∶10-7 mol/L=1 000。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物质及pH计算式:=10-2 mol/L,解得V1∶V2=9∶11,根据Na2SO4的化学组成及反应后溶液呈酸性,推知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c(H+)>c(OH-)。
答案:(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 (2)1 000
(3)9∶11 c(Na+)>c(SO)>c(H+)>c(OH-)
0.01 mol/L×a L=0.1 mol/L×b L,a∶b=10∶1
(2)若pH=2,则c(H+)混==0.01 mol/L,a∶b=9∶2
离子浓度关系:假如原来NaOH溶液为9 L,H2SO4溶液则为2 L,n(Na+)=0.01 mol/L×9 L=0.09 mol,剩余n(H+)=0.01 mol/L×(9 L+2 L)=0.11 mol
n(SO)=×2 L=0.1 mol,所以:c(H+)>c(SO)>c(Na+)>c(OH-)
答案:大于 室温时水的KW=1×10-14 mol2·L-2,小于10-13,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 (1)10∶1 (2)9∶2 c(H+)>c(SO)>c(Na+)>c(OH-)
11.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 mol2·L-2,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25℃,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解析:KW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本题温度为高于25℃。
(1)H2SO4中,c(H+)=0.1 mol/L,则NaOH溶液中c(OH-)==0.01
10. 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则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
(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________mol/L。
(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解析:由c(H+)=10-a mol/L,c(OH-)=10-b mol/L和a+b=12,可知KW=c(H+)×c(OH-)=10-12 mol2·L-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溶液的c(OH-)与水电离的c(OH-)之差,即10-b-10-a;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NaOH过量,c(OH-)==10-1 mol/L,KW=c(H+)×c(OH-)=10-12 mol2·L-2,则c(H+)=10-11 mol/L,进一步求出溶液的pH=11。
答案:(1)10-12 mol2·L-2 (2)10-b-10-a (3)11
9.(1)能否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试剂,你能否区分0.1 mol/L的H2SO4和0.01 mol/L的H2SO4,简述操作过程。
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甲基橙溶液 ④蒸馏水 ⑤BaCl2溶液 ⑥pH试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氯水有漂白性,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2)可通过测定溶液的pH区分0.1 mol/L和0.01 mol/L的H2SO4溶液。
答案:(1)不能
(2)能;把两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滴在两张pH试纸上,用标准比色卡比较pH,pH较小的为0.1 mol/L的H2SO4
8.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曲线Ⅰ所代表的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曲线Ⅱ所代表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Ⅰ所代表的温度下,0.01 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曲线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曲线Ⅰ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10-12,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就越大,曲线Ⅰ所代表的离子积比曲线Ⅱ的大,所以,曲线Ⅰ代表的温度高。
(2)曲线Ⅰ所代表水的离子积为1×10-12,0.01 mol/L的NaOH溶液中c(OH-)=10-2 mol/L,则c(H+)=10-10 mol/L,pH=10。
答案:(1)1×10-12 mol2·L-2 高于 曲线Ⅱ所代表的离子积比曲线Ⅰ的小,由于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越大,故曲线Ⅱ代表的温度低 (2)1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