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25℃时,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也可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c(D+)]。
(1)写出重水的电离方程式。
(2)求25℃时,重水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25℃时,重水的pD。
解析:(1)重水跟普通水的化学性质一样,都存在着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D2OD++OD-
(2)已知:c(D+)·c(OD-)=1.6×10-15,所以重水中:c(D+)=c(OD-)=4×10-8 mol/L
(3)25℃时,pD=-lg[c(D+)]=-lg(4×10-8)=7.4
答案:(1)D2OD++OD- (2)c(D+)=c(OD-)=4×10-8 mol/L (3)7.4
13.(2009·全国Ⅱ理综,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一般情况下,溶液等浓度时,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强酸<弱酸<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弱碱<强碱,而盐溶液中,盐对应的酸越弱,其强碱弱酸盐碱性越强,故选C。
答案:C
1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
c(OH-)的数据分别为:甲:1.0×10-7 mol/L;乙:1.0×10-6 mol/L;丙:1.0×10-2 mol/L;丁:1.0×10-12 mol/L。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数据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解析: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例如NaOH)溶液,则该溶液的OH-首先来自于碱(NaOH)的电离,水的电离被抑制,c(H+)=1×10-12 mol/L,所有这些H+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时当然同时提供相同物质的量的OH-,所以丁是对的。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则该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盐中弱酸根水解的缘故。水解时,弱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OH-,使溶液中c(OH-)>c(H+),溶液中的OH-由水电离所得,所以丙也是正确的。
答案:C
11. 已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所得溶液的pH=2(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的和),则a和b的关系为( )
A.a=b/2 B.b=a/2 C.a=b+0.1 D.a=b+0.02
解析:因为NaOH+HCl===NaCl+H2O
1 1
b·V a·V
所以 10-2==,a=b+0.02。
答案:D
10.重水(D2O)在25℃时,KW=10-12 mol2·L-2,定义pD=-lg[c(D+)],pOD=-lg[c(O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纯重水中pD=7
B.25℃时,0.1 mol/L NaCl的重水溶液中pD=pOD=7
C.25℃时,1 mol/L的DCl重水溶液pD=0,pOD=12
D.25℃时,0.01 mol/L的NaOD溶液中pOD=10
解析:由于重水的KW=10-12 mol2·L-2,故纯重水中的pD=6,溶液中pD+pOD=12,中性溶液中pD=pOD=6。
答案: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10-14 mol2·L-2
B.c(H+)等于1×10-7 mol/L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解析:KW=[H+]·[OH-] ,且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常温下,纯水,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其KW=1×10-14 mol2·L-2;在温度不确定时,中性溶液里的c(H+)不一定等于1×10-7 mol/L;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比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小,所以,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小于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当c(H+)或c(OH-)大于1 mol/L时,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所以,当c(H+)或c(OH-)大于1 mol/L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c(H+)或c(OH-)来表示。
答案:A
8. 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pH的简单计算。由题意知:
n(NaOH)=10-3·x·10a-14 mol,n(HCl)=10-3·y·10-b mol,所以n(NaOH)∶n(HCl)==×10(a+b-14)。若x=y,且a+b=14,则n(NaOH)=n(HC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pH=7;若10x=y且a+b=13,则碱不足,pH<7;若ax=by且a+b=13则n(NaOH)∶n(HCl)=·<1,故pH<7;若x=10y且a+b=14,则n(NaOH)∶n(HCl)=10>1,NaOH过量,pH>7。
答案:D
7.(2008·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解析: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其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被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HCl被中和完后,NH3·H2O继续与弱电解质CH3COOH反应,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H4,所以电导率增大。HCl与CH3COOH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所以有下降趋势。
答案:D
6. 分别在pH=1的酸和pH=14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H2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 )
①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②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一元弱酸 ③酸溶液的体积大于NaOH溶液的体积 ④酸是强酸,浓度比NaOH溶液的大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④
解析:由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2Al+2OH-+6H2O===2[Al(OH)4]-+3H2↑可知,产生H2的量相等时n(H+)>n(OH-),若前者产生H2多,则一定是n(H+)>n(OH-),而pH=1的酸中c(H+)=0.1 mol/L,pH=14的NaOH溶液中c(OH-)=1 mol/L,所以有两种情况可产生题设。
答案:C
5.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解析:A项中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后c(OH-)增大,A项错;B项中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后,c(H+)增大,但KW不变,B项正确;C项中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因CHCOO-结合H+而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项错;将水加热后,KW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D项错。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