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做完银镜反应后,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涤 ②白磷保存在CS2中 ③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为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已充满,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瓶口 ⑤在试管中进行的反应,液体用量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 ⑥中和滴定前,将滴定管用将要装入的溶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⑦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⑧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A.②⑤⑦ B.④⑥ C.①③⑦ D.①④⑧
解析:①浓氨水不能除去银,②白磷易溶于CS2,达不到保存的目的,③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或稀释物品,⑤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超过1/3,⑦钠与水反应可引发火灾,⑧加热后蒸馏烧瓶中气压较高,打开橡皮塞,液体易冲出,烫伤实验者。
答案:B
1.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用稀硫酸清洗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所附着的不溶物
C.用加热法分离I2和NH4Cl的混合物
D.为了更快得到氢气,可以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因为Al3+和Fe3+与氨水反应生成的Al(OH)3、Fe(OH)3都不溶于氨水,故A不正确;I2和NH4Cl在加热时,I2升华而NH4Cl分解都转化为气体,故不能用加热法分离;因为粗锌中含有不活泼的杂质,锌与杂质、稀硫酸能形成原电池,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可更快得到氢气。纯锌与稀硫酸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较慢;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所附着的不溶物的主要成分是由氯化铁水解得到的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铁和氧化铁。故实验方案A、C、D不合理,方案B合理。
答案:B
21. 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A____。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在1 000 g水中需加入A摩尔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浓度相等。(保留1位小数)
解析:(1)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 g+30.0 g=50.0 g
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0 g×14%+30.0 g×24%=10.0 g
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2)n(NaCl)= V(溶液)=
c(NaCl)==×=4.0 mol/L
(3)×100%=20% n(NaCl)=4.3 mol
答案:(1)20% (2)4.0 mol/L (3)4.3
20.(1)0.25 mol某固体A的质量是15 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A。
(2)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H2与气体A的质量之比是1∶8,则A的摩尔质量为 。
(3)在25℃、101 kPa的条件下,同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
(4)两个同容积的密封容器A、B,在25℃下,A中充入a g A气体,B中充入a g CH4气体,A与B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
(5)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H4与气体A的密度之比为1∶4,则A的摩尔质量为 。
(6)在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是3.170 g/L,则A的摩尔质量为 。
(7)在同温同压下,气体A对空气的密度是2,则A的摩尔质量为 。
解析:(1)M(A)=15 g÷0.25 mol=60 g/mol,Mr(A)=60。
(2)m(H2)∶m(A)=M(H2)∶M(A),2 g/mol∶M(A)=1∶8,M(A)=16 g/mol。
(3)V(CH4)∶V(A)=M(A)∶M(CH4),15∶8=M(A)∶16 g/mol,M(A)=30 g/mol。
(4)p(A)∶p(CH4)=M(CH4)∶M(A),4∶11=16 g/mol∶M(A),M(A)=44 g/mol。
(5)ρ1∶ρ2=M1∶M2,1∶4=16 g/mol∶M(A),M(A)=64 g/mol。
(6)M=ρ×22.4 L/mol,M(A)=3.170 g/L×22.4 L/mol=71 g/mol。
(7)M(A)=29 g/mol×2=58 g/mol
答案:(1)60 (2)16 g/mol (3)30 g/mol (4)44 g/mol (5)64 g/mol (6)71 g/mol
(7)58 g/mol
19. 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 mL A气体能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同温同压)。
(1)A的化学式是 ,推断的依据是 。
(2)已知A分子中x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A分子的结构式是AA。
解析:依题意有V(A)∶V(O2)∶V(F2)=10 mL∶15 mL∶10 mL=2∶3∶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该化学方程式:2A===3O2+2F2;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定律,A的化学式为O3F2。
答案:(1)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元素质量守恒定律 (2)F-O-O-O-F
0.005 mol+x=0.02 mol,x=0.015 mol,c(Na2CO3)=0.015 mol÷0.015 L=1 mol·L-1
(2)据反应:Na2CO3+2HCl===2NaCl+CO2↑
由于n(Na2CO3)/n(HCl)=1 mol·L-1×n×10-3 L/0.8 mol·L-1×n×10-3 L=5/4>1/2
说明Na2CO3过量,n(CO2)=n(HCl)/2=1/2×0.8n×10-3 L=4n×10-4 mol
则CO2最大生成量V(CO2)=22 400 mL·mol-1×4n×10-4 mol=8.96n mL
据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由于n(Na2CO3)/n(HCl)=5/4>1/1,说明HCl不足,CO2最小生成量为V(CO2)=0 mL,故0≤V(CO2)≤8.96n。
答案:(1)盐酸 0.8 mol/L 1 mol/L (2)0≤V≤8.96n
0.005 mol 0.005 mol
0.02 mol 0.01 mol
c(HCl)=0.02 mol÷0.025 L=0.8 mol·L-1
由操作②:n2(CO2)=112 mL÷22 400 mL·mol-1=0.005 mol
设15 mL Na2CO3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据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x x
NaHCO3+HCl===NaCl+CO2↑+H2O
18.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Na2CO3溶液,为确定甲、乙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取25.00 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 mL,共收集到气体224 mL。
②另取15.00 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 mL,共收集到气体112 mL。
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CO2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忽略不计。请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甲是 ,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将n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为 _。
解析:(1)根据两种不同操作中,Na2CO3和HCl的量均相同,产生CO2的量却不同,说明②中盐酸不足,说明甲为盐酸。
由操作①:n1(CO2)=224 mL÷22 400 mL·mol-1=0.01 mol
据反应:Na2CO3+2HCl===2NaCl+CO2↑
17.实验室配制250 mL 0.1 mol·L-1BaCl2(aq)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无水BaCl2晶体;
第二阶段:溶解配成0.1 mol·L-1 BaCl2溶液;
(1)在第一阶段操作中,称量5.2 g晶体时的操作方法是 。
(2)第二阶段操作,所用到的仪器有(填名称) 。
(3)下列操作对BaCl2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如果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则所配溶液的浓度 。
b.如果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 。
c.如果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 。
d.如果BaCl2晶体溶解时放热,不冷却即转移,则所配溶液的浓度 。
解析:实验误差主要是依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c=n/V进行分析。如果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总体积不变,故对结果无影响;如果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则会使溶液的体积变大,结果偏低;如果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总体积偏小,结果偏高;如果BaCl2晶体溶解时放热,不冷却即转移,则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答案:(1)先将天平调平衡,再在两盘各放入一张等量纸,然后右盘放入5 g的砝码,再将游码拨至0.2 g刻度处,用药匙向天平左盘添加BaCl2晶体,最后用右手轻轻磕持药匙的左手手腕,让少量固体滑落到天平左边托盘的纸片上直至天平平衡 (2)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a.无影响 b.偏低 c.偏高 d.偏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