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36  8044  8050  8054  8060  8062  8066  8072  8074  8080  8086  8090  8092  8096  8102  8104  8110  8114  8116  8120  8122  8126  8128  8130  8131  8132  8134  8135  8136  8138  8140  8144  8146  8150  8152  8156  8162  8164  8170  8174  8176  8180  8186  8192  8194  8200  8204  8206  8212  8216  8222  8230  447348 

9.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解析:A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凝聚;B项土壤胶粒遇电解质(海水中)发生凝聚;

C项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项是一个化学反应:Fe3++3OH===Fe(OH)3↓,此

时生成的Fe(OH)3是大量的沉淀,而不属于胶体。

答案:D

试题详情

8.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

H2SO4   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①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会产生NaHCO3沉淀,CO2过量也不会溶解;

②Fe(OH)3胶体中滴加稀H2SO4,H2SO4为强电解质,开始时少量H2SO4可使胶体聚沉,

过量时H2SO4跟Fe(OH)3反应生成Fe2(SO4)3而溶解;③AgI沉淀不溶于盐酸中;④开

始时CO2不足,有CaCO3沉淀生成,过量时CO2使CaCO3溶解;⑤H2SiO3或H4SiO4

不溶于盐酸中。

答案:D

试题详情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产生

D.“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

解析: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是分散系,A错;在1 L 2 mol/L

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分子数为2NA,但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胶体

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A,B错;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导致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所以在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生成,C正确;“血液透析”原理同胶

体的渗析原理类似,D正确。

答案:CD

试题详情

6.(2010·华南师大附中期末)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 )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D项Al3+与CO32发生了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产生Al(OH)3沉淀和CO2气体。

答案:D

试题详情

5.(2010·长春模拟)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FeCl3溶液用于止血        B.硅胶的电泳现象

C.明矾用于净水            D.药皂里加硫

解析:FeCl3溶液水解产生带正电的Fe(OH)3胶粒,能使带负电的血液胶粒聚沉而止血;

电泳是胶体的一种性质;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起到净水的作用;药皂里加硫是

因为硫可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D

试题详情

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

现象

解析: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为胶体的主要性质,A、D正确;渗析可以用来净化胶体,

C正确;布朗运动是动力学性质,证明粒子(胶粒、分子等)是运动着的,所以不是胶体

粒子所特有的性质,不能用来区分胶体、溶液、悬浊液,B项错。

答案:B

试题详情

3.(2008·咸阳模拟)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解析: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荷,但整个胶体体系不显电性;加入电解质,胶体可发

生聚沉而产生沉淀,溶液加入某些物质也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胶体是具有介稳

性的分散系,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胶体能够发

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

答案:D

试题详情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

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

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

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B

试题详情

1.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解析: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前者可过滤分离,后者过滤无法分离,只能用分液的

方法分离,A错误;某些物质(如硝酸、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

限定,B错误;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以比较,

但如果未指明温度,二者浓度大小不确定,C错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15.(2009·上海市高三月考)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

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

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2O+2H+===Cu+Cu2++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2 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

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总质量为c g。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若你认为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化学原理;若你认为

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3中,若确认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则a、b与c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________次称量。

Ⅲ.另一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是否变蓝来判断样

品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该探究方案中,检查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和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

号):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解析:(1)从稀HNO3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铜且生成Cu(NO3)2分析。

(2)红色固体的质量m=(b-a)g,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产物为Cu2O,为

(c-a)g,假设红色固体全部是Cu,则:

2Cu+O22CuO,4CuO2Cu2O+O2↑,得关系式:

2Cu  -  Cu2O

2×64  144

(b-a)g  x

x==g

因确认红色固体粉末中含有Cu2O,故>(c-a)。

答案:(1)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均可溶于稀硝酸形成蓝色溶液合理,因为

氧化亚铜与稀硫酸生成Cu和Cu2+,导致溶液呈蓝色。(2)c< 4

(3)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A,从漏斗中往试管里注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高于

试管中的液面高度,且两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方

法合理即可)

(4)①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