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38  8046  8052  8056  8062  8064  8068  8074  8076  8082  8088  8092  8094  8098  8104  8106  8112  8116  8118  8122  8124  8128  8130  8132  8133  8134  8136  8137  8138  8140  8142  8146  8148  8152  8154  8158  8164  8166  8172  8176  8178  8182  8188  8194  8196  8202  8206  8208  8214  8218  8224  8232  447348 

9.丁烷(化学式C4H10)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

于丁烷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 

③丁烷常温下为气态 ④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 ⑤丁烷分子只由共价键组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丁烷是由丁烷分子组成的常温下呈气态的烃。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有正丁

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所以题中说法都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8.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

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燃后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解析:三种气体燃烧分别生成CO2和H2O、CO2、H2O,根据三种产物的性质可选

择。A项三者均不反应,不能区别;B项不能区别CH4和CO;D项不能

区别CH4和CO,且燃烧后气体不易收集。

答案:C

试题详情

7.(2008·潍坊模拟)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解析:A项物质(烃)的正确命名应为2?甲基丁烷;C项应为对二甲苯;D.项应为2?

甲基丙稀。

答案:B

试题详情

6.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        B.三星烷的化学式为C9H12

C.三星烷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D.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两种

解析: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所含碳环大小不同,它们不互为同系物,A项说法

不正确;B、C、D三项说法均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U型管,封闭着的一端有一段CH4和Cl2的混合 

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柱,已知液体与气体不

反应,使CH4和Cl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如何

变化(假设中间气柱未移出U型管的水平部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解析:在U型管封闭的一端,CH4和Cl2的混合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在常温下都是液体,所以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体积减

小,压强减小,U形管左侧液面就要上升,U型管底部水平气柱的长度增大。

答案:A

试题详情

4.(江西定南月考)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解析:根据元素原子的成键特点,C、H、O、N、S、Si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分别

为4、1、2、3、2、4,B中C和Si原子均只形成三个共价键,不合理。

答案:B

试题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

构体

解析:(1)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

如CH3-CH=CH2,A说法错误。

(2)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

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不是同分异构体,如

CH3(CH2)2CH3和CH3CH(CH3)2,CH2=CH2和CH2=CH=CH3;B说法错误。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很多的,如C2H6O(乙醇)与CH2O2(甲酸)具有相同的

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C说法错误。

(4)当不同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时,其分子式一

定相同,因此这样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2.某实验小组对甲、乙、丙、丁四种固体样品的性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物质
性质




熔点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高温
稳定
分解
稳定
稳定
导电性
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则这四种固体物质中最可能是有机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据有机物一般不易溶于水、不导电、熔点较低的特点判断乙物质可能

是有机物。

答案:B

试题详情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解析:有机物不一定要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

如用无机物可制取有机物:CO+2H2催化剂加热、加压CH3OH(甲醇);

有些有机盐 如CH3COONa、CH3COONH4等属于离子化合物;

乙醇,乙酸等有机物能溶于水;无机物与有机物没有绝对界限,

必然有些共同特点与性质。

答案:C

试题详情

5.(2010·盐城中学期中考题)X、Y、Z、W和N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五种化合物。已知五种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Y、Z和N均由三种元素组成。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化合物X为浅黄色粉末,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2)写出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Y与Z实验的部分内容:

序号
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在含Y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在含Z的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白色沉淀先增加后消失,然后加入过量的氨水又出现白色沉淀。

将实验②最终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白色固体。

写出Y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0.1 mol Z的溶液与20 mL 5 mol/L的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实验③加热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W和N可以相互转化:W△CO2+H2ON。若有W和N·xH2O的混合物6.52 g,加热到完全反应后,气体产物通过浓H2SO4时浓H2SO4增重1.71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增重1.10 g,则混合物中W的质量为________,N·xH2O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1)依据焰色反应现象知,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钠元素,根据X的颜色知,它是过氧化钠,Na+与O22之间存在离子键,O22中氧与氧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3)据实验现象:Y+H2SO4―→S↓+SO2↑等,联想高二化学学生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化学反应原理: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可知Y为硫代硫酸钠。又根据“Z+盐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盐酸―→溶液,溶液+氨水―→白色沉淀”,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只有偏铝酸钠符合题意,Z为偏铝酸钠。灼烧氢氧化铝:2Al(OH)3Al2O3+3H2O。(4)n(HCl)=20×10-3L×5 mol/L=0.1 mol,n(HCl)=n(NaAlO2),NaAlO2+HCl+H2O===Al(OH)3↓+NaCl。(5)根据W、N转化关系,“CO2+H2O”暗示:W为碳酸氢钠,N为碳酸钠。设W、N·x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根据混合物质量得:

84 g·mol-1×a+(106+18x)g·mol-1×b=6.52 g①

2NaHCO3Na2CO3+CO2↑+H2O

a  a/2  a/2

Na2CO3·xH2ONa2CO3+xH2O

b  bx

根据浓硫酸净增质量得:

(a/2+bx)×18 g·mol-1=1.71 g②

根据碱石灰净增质量得:a/2×44 g·mol-1=1.10 g③

联立①②③方程解得:a=0.05 mol,b=0.01 mol,x=7。

m(NaHCO3)=0.05 mol×84 g·mol-1=4.2 g。

答案:(1)AC

(2)2CO2+2Na2O2===2Na2CO3+O2

(3)S2O32+2H+===S↓+SO2↑+H2O

(4)AlO2+H++H2O===Al(OH)3↓ Al2O3

(5)4.2 g Na2CO3·7H2O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