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22  8030  8036  8040  8046  8048  8052  8058  8060  8066  8072  8076  8078  8082  8088  8090  8096  8100  8102  8106  8108  8112  8114  8116  8117  8118  8120  8121  8122  8124  8126  8130  8132  8136  8138  8142  8148  8150  8156  8160  8162  8166  8172  8178  8180  8186  8190  8192  8198  8202  8208  8216  447348 

4.(2010·改编题)用铝箔包裹0.1 mol金属钠,用针在包好的铝箔上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1.12 L H2

C.大于1.12 L H2            D.小于1.12 L H2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①2Na+2H2O=2NaOH+H2

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生成H2的物质的量大于0.05 mol即大于1.12 L。

答案:C

试题详情

3.(2010·南京师大附中期中考题)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解析:A项中CO32、SO42均与Ba2+反应生成沉淀,最后得到的溶液为NaOH溶液。

答案:A

试题详情

2.(2010·改编题)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的NaOH质量不一定最小

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相同

D.加入的Na2O2、Na2O的质量之比为1∶1

解析:由于固体NaOH不与水反应,溶液恰好饱和时,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最大,其次是金属钠。再根据反应式:2Na2O2+2H2O===4NaOH+O2↑,2Na2O+2H2O===4NaOH,可知,二者消耗水的量相同,所以加入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相同。因为原溶液相同,但4种物质消耗水的量不同,故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m(NaOH)肯定不相同。

答案:B

试题详情

0.15 mol HCl3 mol/L)→0.15 mol HCl3 mol/L)。

答案:CD

试题详情

1.(2010·模拟题)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与推理错误的是( )

 
50 mL盐酸
50 mL盐酸
50 mL盐酸
m(混合物)
9.2 g
15.7 g
27.6 g
V(CO2)(标况)
2.24 L
3.36 L
3.36 L

A.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C.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D.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解析:根据9.2 g混合物产生0.1 mol CO2,推测若产生0.15 mol CO2时仅需13.8 g混合物,可见15.7 g混合物中加入50 mL盐酸时,混合物过量,盐酸完全反应,那么9.2 g混合物中加入50 mL盐酸时,盐酸过量,混合物完全反应,利用这一组数据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45.65%。同样根据第2组数据或第3组数据可确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0.15 mol CO2→0.15 mol HCl50 mL3 mol/L)。

试题详情

21.有些膨化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用序号填空)。

①金属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碱性干燥剂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你认为下列内容还必须在这种小纸袋上注明的是      (用序号填空)。

①禁止食用 ②可以食用 ③禁止未成年人用手拿 ④生产日期

(4)硅胶(主要成分是H2SiO3)也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用硅胶作食品干燥剂比用生石灰好的理由是A__(用序号填空)。

①腐蚀性低 ②可释放出营养素 ③使用时间长

解析: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无腐蚀性。

答案:(1)①②④ (2)CaO+H2O===Ca(OH)2 (3)①④ (4)①

试题详情

20.①渗析 ②盐析 ③凝聚 ④溶胶 ⑤凝胶 ⑥布朗运动 ⑦电泳 ⑧丁达尔现象 ⑨中和 ⑩水解。从中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

(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以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2)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或固体含有的细粒)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 

(3)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试液,肥皂水变成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  

(4)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铵,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5)用半透膜把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做    

解析:根据胶体的性质可以准确解答,但要注意肥皂水是胶体。

答案:(1)⑧ (2)② (3)⑩ (4)③ (5)①

试题详情

19.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2)A、B、H的化学式:A    、B      、H    

(3)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根据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可知F为Fe(OH)3胶体,D中含Fe3+,因为D是B与过量浓H2SO4反应得到,所以D为Fe2(SO4)3溶液。再根据ACD,可知A为Fe,C为FeSO4,同时可知B为FeS。根据D与氨水的反应,可知E为(NH4)2SO4。根据Fe(OH)3胶体加入Fe(A)与H可得到FeSO4溶液,说明H是H2SO4

答案:(1)1 nm-100 nm (2)Fe FeS H2SO4(稀) (3)2Fe2++H2O2+2H+===2Fe3++2H2O (4)取少量E放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其他合理答案) (5)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试题详情

18.现有BaCl2,MgSO4,(NH4)2SO4、KCl、AgNO3、和KOH六种未知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F,现将它们两两混和(必要时可微热),实验结果如右表。(其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生成气体,“↓”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质)则A.    、B.    、C.    、D.    、E.   、F.  

解析:这是一道推断题,主要考查了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规律的应用。若盐与盐能反应,则生成物中必定生成沉淀或微溶物质,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盐与盐不能反应,若碱与盐反应时,一般生成沉淀,(当铵盐与可溶性碱作用时必有气体NH3和水生成)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该碱和盐不能反应,利用这些反应的特征现象,从而可推断出各种物质,由表可知B物质能与其它五种物质均能反应且都有沉淀生成,则B物质为AgNO3,而F只与B反应,与其它四种物质均不反应,则F为KCl。A与D能反应且能放出气体,则A、D应为(NH4)2SO4和KOH,而A能与C反应生成沉淀,不能与E反应,D能与E反应产生沉淀,不能与C反应,故A应为(NH4)2SO4,D应为KOH,C为BaCl2,E为MgSO4

答案:(NH4)2SO4 AgNO3 BaCl2 KOH MgSO4 KCl

试题详情

17.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 kJ。若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A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通过对硫、氯、铁三种常见元素的推断,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胶体知识,有关热量问题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因X2、Y均与Y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说明X、Y同周期,且分别属ⅥA和ⅦA族元素,又根据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推知ZY3为FeCl3,即X、Y、Z分别是硫、氯、铁元素,从而可如下作答:(1)为HClO4,(2)Fe3++3H2O△,Fe(OH)3(胶体)+3H+,因此液体为胶体,因而具有a、b、d的性质。关于(3)问,因X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为SO2,SO2与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根据题设条件,产生176.4 kJ热量时消耗的气体(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1.8 mol,所以其转化率为×100%=90%.再由题设条件中Y的含氧酸盐常用于制O2,知该盐为KClO3,所以Y的酸为HClO3,故SO2与1.5 mol HClO3反应转移1.5×6.02×1023个电子时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ClO3===H2SO4+2ClO2

答案:(1)HClO4

(2)Fe3++3H2OFe(OH)3(胶体)+3H+ abd

(3)①90% ②SO2+2HClO3===H2SO4+2ClO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