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005  433013  433019  433023  433029  433031  433035  433041  433043  433049  433055  433059  433061  433065  433071  433073  433079  433083  433085  433089  433091  433095  433097  433099  433100  433101  433103  433104  433105  433107  433109  433113  433115  433119  433121  433125  433131  433133  433139  433143  433145  433149  433155  433161  433163  433169  433173  433175  433181  433185  433191  433199  447090 

10.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天下俱称其美。时人颂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可见曹参的治国理念是

A.儒家奉贤法圣思想           B.道家自然无为思想

C.墨家兼爱交利思想           D.法家以法治国思想

试题详情

9.吕思勉曰:“先秦诸子之学,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兴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郁积,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时势,乃如水焉,众派争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积之久,泄之烈者,其力必伟,而影响于人必深。”其言中“至此又遭遇”之“时势”当指

A.礼崩乐坏,威势下移          B.国家分裂,学术自由

 C. 私学兴盛,文士崛起          D.各国改制,急需指导

试题详情

8.某小组同学做主题宣传,搜集了以下一些材料:

鲜花在哪里;鲜花在姑娘的怀抱里。

姑娘在哪里;姑娘在小伙子的怀抱里。

小伙子在哪里;小伙子在战场上。

战场在哪里;战场在坟墓中。

坟墓在哪里;坟墓在鲜花的怀抱里。

  ------- 鲍勃.迪伦

D.墨子
墨子
 
C.孙膑
 
如继续从中国古代文化探源,最适合的素材还有            

A.孔子
 
B.韩非
 
 

试题详情

7.“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使诸侯们能进行战争用武力统一国家,他们认为的贵族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被需要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些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他们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试题详情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孟子的思想具体是指  

A. 大行教化,使百姓懂得”孝悌忠信”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民贵君轻,统治者要行仁政      D.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富强根本

试题详情

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倡导“论语加算盘”, 将讲求“仁义道德”的孔教与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嫁接在一起。强调道德经济缺一不可,关于这种思想解释错误的是

A. 意在振兴传统文化,抵制西方利己主义冲击

B. 强调义利合一、见利思义,健全完善商业道德

C. 有利于破除“轻商贱利”习气,推动“殖产兴业”

D. 表明儒学在现代管理中仍有一定借鉴作用与价值

试题详情

4.18世纪法国出现“孔子热” 。伏尔泰称孔子是真正的圣人,百科全书派领袖霍尔巴赫认为“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建立于真理之永久基础上的圣人孔子的道德,却能使中国的征服者,亦为其所征服”。他们极力推崇孔子,意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巩固君主专制

C.强化等级贵贱            D.弘扬民主政治

试题详情

3.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中间毛引用一位先秦哲人的观点支撑自己这种战争智慧,这位先哲最有可能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

试题详情

2.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下列教育观念与“学有所教”这一提法相似的是

A.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学无常师    D. 术业专攻

试题详情

1.释奠礼古已有之,释奠诗遂应运而生,“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由这首隋代典型的释奠诗判断,释奠礼应主祭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