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5118  435126  435132  435136  435142  435144  435148  435154  435156  435162  435168  435172  435174  435178  435184  435186  435192  435196  435198  435202  435204  435208  435210  435212  435213  435214  435216  435217  435218  435220  435222  435226  435228  435232  435234  435238  435244  435246  435252  435256  435258  435262  435268  435274  435276  435282  435286  435288  435294  435298  435304  435312  447090 

5.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a)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相同,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仍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DP1P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P1=4P2    

B.P1>4P2 

C.PD>P2     

D.PD<P2 

试题详情

4.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

A.1015           B.1013          C.1011             D.109 

试题详情

3.A、B是竖直墙壁,现从A墙某处以垂直于墙面的初速度v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下落过程中与A、B进行了多次碰撞,不计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下落过程中小球的水平速度vx和竖直速度vy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试题详情

2.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其a、b、c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q分别放在正方形中心点O点和正方形的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以下正确的叙述有:(   )

A.q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q在两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

D.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

试题详情

1.下面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称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变化的磁场能在其周围产生电场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用来研究电和磁现象

试题详情

15.如图,两光滑导体框ABCDEFGH固定在水平面内,在D点平滑接触,AC分别处于FEHG的沿长线上,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上;导体棒MN置于导体框上与导体框良好接触,以速度v沿BD方向从B点开始匀速运动,已知线框ABCD及棒MN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线框EFGH电阻不计。求:

⑴导体棒MN在线框ABCD上运动时,通过MN电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⑵为维持MN在线框ABCD上的匀速运动,必须给MN施加一水平外力,用F(t)函数表示该力;

⑶导体棒达D点时立即撤去外力,则它还能前进多远(设EFGH足够长)?

试题详情

14.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BC的质量都是m,并都可看作质点,且mM<2m。三物块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物块B与物块C的距离和物块C到地面的距离都是L。现将物块A下方的细线剪断,若物块A距滑轮足够远且不计一切阻力。求:

(1)若B不能着地,求满足的条件;

(2)若B能着地,物块A距离最初位置上升的最大高度。

试题详情

13.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左侧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400V/m、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宽度为L=0.1m;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的两个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2T,中间磁场的宽度d可调节,右侧磁场无限大。一个比荷为20c/kg、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的左边缘的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穿过中间磁场区域后进入右侧磁场区域。

⑴ 若粒子第一次回到电场左侧边界时的位置距离O点正上方0.4m处,求中间磁场的宽度d;

⑵ 若只改变中间磁场的宽度d,求粒子第一次回到电场左边界的可能区域范围;

试题详情

12.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 (12分)

⑴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

D.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

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

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来越大

⑶奥运祥云火炬的燃烧系统由燃气罐(内有液态丙烷)、稳压装置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当稳压阀打开以后,燃气以气态形式从气罐里出来,经过稳压阀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对外做功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分子势能减少

C.燃气在燃烧室燃烧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

D.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很容易被回收再利用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学上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了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B.若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时,同级牛顿环半径将会变大

C.机械波在传播波源的振动的形式的同时传递了能量

D.麦克耳孙-莫雷实验表明: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⑵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在t=1s时b球振动方向是       

 

C.(选修模块3-5)(12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规律表明当温度升高时,有的波长对应的辐射强度增强,有的波长对应的辐射强度减弱,

B.光的粒子性被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所证实

C.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减小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⑵如图,滑块A、B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两滑块间紧压一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轻弹簧掉落,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现拍得闪光频率为10HZ的一组频闪照片。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300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可知,A、B离开弹簧后:

⑴ A滑块动量大小为      

⑵ A的动量变化大小   B的动量变化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⑶弹簧弹开过程对B做功为   

⑷弹簧弹开前蓄积的弹性势能为     

 

试题详情

11.要求使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电源是8V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R1标有“10Ω,2A”,R2标有“100Ω,20mA”.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并测多组数据.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R2)

(2)甲同学把实物连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不亮,经合作者乙同学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圈出这根导线,并用铅笔线加以纠正;

(3)当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如图(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出多组电压、电流值,可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相应的PU2图象.则在图(3)中,有可能正确的的图象是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