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5980  435988  435994  435998  436004  436006  436010  436016  436018  436024  436030  436034  436036  436040  436046  436048  436054  436058  436060  436064  436066  436070  436072  436074  436075  436076  436078  436079  436080  436082  436084  436088  436090  436094  436096  436100  436106  436108  436114  436118  436120  436124  436130  436136  436138  436144  436148  436150  436156  436160  436166  436174  447090 

5.根据以下情境,接写一段话,使之委婉、平和而有说服力。不超过40个字。

在大街上,有名青年碰倒了一位老大爷,他不但不扶起老人,连一句对不起的话都没有说。假如你看到了这件事,你对这名青年说:

                                       

                            ”。

附:答案及简析

试题详情

3.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上面的意思连贯一致。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                     ,

                 。                 ,                 。

试题详情

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新贫族”下定义,不超过70字。

①26-35岁这个领导市场新潮流的群体,相当一部分是都市里的“新贫族”

②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有钱时挥金如土,没钱时便一贫如洗

③他们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

④他们拥有最强劲的消费热情,最前卫的消费理念,最COOL的消费方式

新贫族是                                                 

                 

试题详情

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空号)

①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他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②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

③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

④可如今,到处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

⑤它们时而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

答:                 

试题详情

它包括与内部语境的协调和与外部语境的协调这两个方面,这里主要说内部语境的协调。

从语表达上说,内部的协调应包括声韵的和谐、音节和谐、短句和句子的和谐等。讲协调,实际上是说汉语独有的和谐美。这在高考的试题中每有涉及。

1.音节和谐

音节和谐,是指词语间音节的配合,发挥汉语的声韵之美,使人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7:将下列7个词语加以组合填入括号中,使上下文协调一致。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峰

这是一道稍加改造的高考试题(原为选择题。所给7个词语,应由短到长,分类合并,组成这样的答案:冰峰、雪岭、大漠、草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这个答案读起来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有人试图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组合,读读看,效果如何)。

有时“连贯”题也加上“音节和谐”的要求。

例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这是2001年的全国卷第6题。题面所给的都是描写景物的语句。句(1)意思是说,深秋季节置身山顶“俯瞰”,下面是“俯瞰”所见景物,“美景尽览”是总收。如果“俯瞰”像句①那样后断,则读起来顺口,不和谐。句(2)全句写“远眺”和“近看”之所见。远眺“群山环抱”“层林叠翠”依然是“群山”之景“白云缭绕”是“群山环抱”之中的景物,故应先“林”后“云”。答案是D。

试题详情

3.注意前后照应

例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言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利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                            

这是2003年的高考试题。综观题面五句话可知,它描写的是“我”的见闻,故句④为领起句。因为其末是“草原带和森林带”,因此接下去就是分别描写这两“带”的句②和句①,这是分与总的照应。句③的开头“遮天蔽日的杉林”与句①末尾紧密相连,句⑤是有小结性质,故本题答案是④②①③⑤

除了这三点,还应注意音节的和谐,投榫的紧密等。

试题详情

2.按照一定的顺序

强调按照一定的顺序,就是强语言之有序,这个“序”是多种多样的。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修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这是1999年的高考试题,综观题面可知,作者是从回忆的角度写杭州钱塘江景色之美,因为是回忆“去年夏天”之事,所以领起句应是“那儿……”而不是“这儿……”因为作者已不在杭州。因为是回忆那儿的景色之美,所以应选择表现“六和塔”、“江面上”。美的句子,且“江边”、“江面”、“江岸后面……”构成一定的空间顺序。故应选A。

试题详情

    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之前后照应,结合紧密,接榫处密合无间,语气上一气贯通。从写作来说,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连贯性,如运用排比、反复、顶针等修辞方法。

    从语言表达题的角度说,主要应注意下列3点:

1.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

    例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除崇万级俯临千丈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西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本题的叙述角度是“天门”(门),因此答案是B。因为B项两句都是从“门”的角度作叙述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