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734  93742  93748  93752  93758  93760  93764  93770  93772  93778  93784  93788  93790  93794  93800  93802  93808  93812  93814  93818  93820  93824  93826  93828  93829  93830  93832  93833  93834  93836  93838  93842  93844  93848  93850  93854  93860  93862  93868  93872  93874  93878  93884  93890  93892  93898  93902  93904  93910  93914  93920  93928  97155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体现了一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下列写声音的语句中,也同样能衬托出秋天寂静的一组是
①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②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③西山的虫唱
④潭柘寺的钟声
⑤(老人)缓慢悠闲的声调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④⑤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那绿茸茸的草坂,仿佛是一支悠扬的乐曲。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_______的重要性。
(2)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_______和指引。
(3)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_______,是不足为奇的。
(4)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_______。

A.休戚与共 权威 需求 源泉
B.休戚相关 权威 渴求 渊源
C.休戚与共 权力 渴求 渊源
D.休戚相关 权力 需求 源泉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句中的“举”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举欣欣然而告之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加粗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买五人之脰而
B.云青青兮欲
C.假舟楫者,非能
D.大将军邓骘其才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于三辅——游:游览
B.其牙机巧,皆隐在尊中——制:形制、构造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古汉语中的同义复音词是由两个单音的同义或近义词素组成的。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属于同义复音词的是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B.而君畏匿
C.恐惧殊甚
D.况于将相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句子中,“固”的意思与“蔺相如固止之”的“固”相同的是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而戍死者十六七
C.汝心之固,不可彻
D.国不以山溪之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