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刚在商场发现点燃后怎么也“吹不灭”的蜡烛,他买回来和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请教老师)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是镁、铁、铜三种金属中的一种。
(进行实验)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不考虑打火石中的稀土元素对金属性质的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___。 |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____。 | 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_____;当吹灭蜡烛时,烛芯中的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
【答案】铜 稀盐酸或稀硫酸 无 或 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隔绝氧气或剪除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
【解析】
探究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金属成分: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实验现象:打火石呈银白色;
实验结论:该金属一定不是铜,因为金属铜呈红色。
根据实验操作步骤2的实验结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推导实验操作步骤2和实验现象,因为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或硫酸镁,溶液呈无色,则有:
实验操作步骤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现象: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呈无色。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的反应即镁与稀盐酸或镁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当吹灭蜡烛时,烛芯中的金属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隔绝氧气或剪除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变化,化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根据如下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三幅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
(3)如果用图表示氢气燃烧的微观变化过程,三幅图的先后循序为____(填序号)
(4)如果将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循序进行调整,还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0℃时,甲、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对此过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现象:有析出晶体,甲溶液析出固体质量>乙溶液析出固体质量
B.溶解度:溶解度都变小,20℃时
C.溶液状态:都为饱和溶液,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剂变化:溶剂的质量不变,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和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时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
B.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C.用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用化学符号完成下列4小题。
①已知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
②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
③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2)现有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粒子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用字母序号填空,下同)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3)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2Hg________
②SO42-________
③2CO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陈在探究氯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 试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B. 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 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 图乙中n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以下与课本有关的实验:
(1)A实验中,集气瓶口放一团沾水的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中,点燃气体之前要________,干冷的烧杯内壁有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