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应(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 . 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
(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1)相同.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答案】
(1)先通气体;CuO+CO Cu+CO2;CO;CO和CO2
(2)C→A→B
【解析】解:(1)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开始时应先通气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CuO+CO 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是一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填:先通气体;CuO+CO Cu+CO2;①CO;②CO和CO2;(2)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用于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所以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C→A→B→甲图装置.故填:C→A→B.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发出蓝色火焰);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可燃性;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耐腐蚀性
B.毒性
C.挥发性
D.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g.
②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克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作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