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石头纸”也叫石科纸.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假设其它物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的低碳“石头纸”.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种“石头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杨同学:分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两种纸张样品,其中没有燃烧的是石头纸,其原因是碳酸钙不是可燃物.
(2)小周同学: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取两种纸张的碎屑样品各15g,分别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其中B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小华同学对B试管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操作,得到废液C,在废液C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她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其中纵坐标表示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据图回答:
①废液C中的溶质为HCl、CaCl2;(填化学式)
②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
③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普通纸是可燃物,石头纸不是可燃物;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 解:(1)其中没有燃烧的是石头纸,其原因是石头纸中的碳酸钙不是可燃物.
故填:石头纸;碳酸钙不是可燃物.
(2)分别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其中B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其原理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对B试管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操作,得到废液C,在废液C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
①废液C中的溶质是HCl、CaCl2
故填:HCl、CaCl2
②设10g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质量为x,
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1.1g
$\frac{106}{x}$=$\frac{44}{1.1g}$,
x=2.65g,
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frac{2.65g}{10g}$×100%=26.5%,
故填:26.5%.
③设15g“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
由图中数据可知,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60g-10g)×26.5%=13.25g,
由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 可知,CaCO3~Na2CO3
CaCO3~Na2CO3
 100    106
  y    13.25g
$\frac{100}{y}$=$\frac{106}{13.25g}$,
y=12.5g,
“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frac{12.5g}{15g}$×100%=83.3%,
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图中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杭州的空气质量(AQI)日报中的“首要污染物”发生了变化--PM2.5出现的频率低了,替代的是“臭氧8小时”.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轻者会造成咳嗽、流泪,严重的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还会促进皮肤老化、出现黑斑等.
(1)自然界中臭氧作为大气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2)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造成;
(3)城市臭氧的一个来源,是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其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可以生成臭氧.为有一个美丽的衢州,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开发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2O3、SiO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硫酸需过量的原因是使碱式碳酸铜和氧化铁完全反应.
(2)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铜、硫酸铁等.(填两种即可)
(3)完成操作1、操作2所需的仪器有acfg.

(4)由溶液B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
(5)请将反应Ⅱ的主要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CO2+CaCl2+2NH3•H2O=CaCO3↓+2NH4Cl+H2O,应向CaCl2溶液中先加入(或先通入)氨水,(选填“CO2”或“氨水”)原因是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从反应Ⅱ所得CaCO3需经过“洗涤”这步操作,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已洗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中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 Na2CO3
(2)【实验】如图所示:

①样品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则猜想Ⅱ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b.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由操作④的现象判断: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填“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  ②CO2  ③CO和CO2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M1M2△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M3M4△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①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69.8g65.4g△m1
烧杯+澄清石灰水118.8g122.6g△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③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是产生CO2气体,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1)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结果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你认为上述分析中合理的是ABCD.
(2)针对分析C,为了提高CO2的吸收效果,可以改进实验,改进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现有四种溶液: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钡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硫酸钠溶液,不使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它们一一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亚铁离子Fe2+;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序号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⑧元素中,选择:
(1)②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⑥和④构成的.
(2)元素的种类由③ 数决定.
(3)Mg和Mg2+属于同种⑧,又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④数,故属于两种不同的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现有化学反应:xC2H6+yO2$\frac{\underline{\;点燃\;}}{\;}$zCO2+wH2O,化学计量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2z=xB.3x=2wC.2x=zD.y=2z+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